於是,明國派出了一名使者,也就是個不知名的小官,叫吳典。
原是負責禦馬的小官,由於能說會道,這才被提拔為使者,前往張鄴的大營。
這也恰恰說明,明國舉國上下都知道,與張鄴談判退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沒有必要浪費重臣和貴族的性命。
此刻,明景陽依舊寄希望於太子明盈和中將軍衛煥能夠說服雁國和莫國出兵。
話說,這個吳典帶兩位侍從,共三人,快馬加鞭,連夜趕到陽州。來到張鄴的大營前,被守衛攔住了。
“站住!你是什麼人?來此何事?”守衛大聲喝道。
吳典連忙亮出拜表,說道:“我是明國派來的使者吳典,有事要拜見張鄴元帥。”
守衛將使者帶到張鄴的營帳前,通報了一聲。
“進來吧!”張鄴的聲音從營帳內傳來。
吳典走進營帳,隻見張鄴坐在主位上,神情威嚴。他身後站著旬佸、蔣琬等將領。
吳典連忙行禮:“參見張元帥。”
張鄴微微點頭:“你就是明國派來的使者?說吧,你來所為何事?”
使者站起身來,說道:“張元帥,如今明國已經陷入了困境,但戰爭隻會給雙方帶來更多的傷痛。
我們明國願意與您和談,希望能夠化乾戈為玉帛。”
張鄴冷笑一聲:“和談?你們明國?誰承認過你們明國了?
明景陽不過是分裂荊國,本就是大逆不道之事。
如今我大軍壓境,你們還在想明國?晚了!”
吳典急忙說道:“張元帥,過去的事已經無法改變。
我們現在隻希望能夠停止戰爭,共同尋求和平之道。
隻要您願意退兵,我們可以答應您的一些條件。”
張鄴站起身來,踱步走到使者麵前,冷冷地說道:“條件?
你們偽明還有什麼資格跟我談條件?
我告訴你,我此次出兵,就是為了統一荊國,恢複正統。
你們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投降,要麼等著被滅國。”
吳典心中一驚,但還是強自鎮定地說道:“張元帥,您這樣做未免太絕情了。
我們明國也有百姓,也有芸芸眾生。如果您一味地發動戰爭,隻會讓更多的百姓遭受戰亂之苦。”
張鄴哼了一聲:“百姓?那都是荊國的百姓,你們要是敢裹挾百姓,我不介意到時候滅你們三族。你們可以試試!”
吳典見談判陷入僵局,隻好告辭:“張元帥,既然您無意和談,那我也無話可說。不過,我希望您能考慮一下戰爭的後果。”
張鄴冷笑一聲:“後果?我早就考慮過了。
你回去告訴明景陽,讓他趕緊投降,否則等我大軍攻入京城,必將雞犬不留。”
吳典無奈,隻好告辭回到明國。
他將張鄴的話告訴了明景陽,明景陽聽後大怒:“這個張鄴,實在太狂妄了。孤寧可戰死,也不會投降。”
餘燼合說道:“君上,既然談判失敗,那我們隻能背水一戰了。”
劉向也堅定地說道:“君上,末將願與京城共存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未必沒有勝算。”
此時,明國的京城已經陷入了一片緊張的氛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