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若不尋找一條生路,恐怕明國真的要覆滅了。”
丞相薑仲在一旁附和道:“君上,太子殿下所言極是。我們現在必須當機立斷,尋找新的出路。若不抓緊時間行動,隻怕連這最後的機會都沒有了。”
明景陽依舊憂心忡忡:“可是,這北寒國又怎會輕易接納我們呢?萬一他們不同意,我們豈不是自尋死路?”
明盈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自信:“父皇,若北寒國不同意,那就打下來。
我們明家在明國有深厚的根基,手中仍有一批忠誠的士兵。
我們憑借著這些人馬,拿下北寒國並非沒有可能。
一旦我們占據北寒國,便可繼續在此稱王。”
有朝臣提出疑問:“太子殿下,張鄴打得旗號是恢複荊國。
若我們去了北寒國,張鄴還會不會再來攻打我們?他可有諸多理由啊。”
明盈搖了搖頭:“諸位大人不必擔憂。張鄴現在的目標是恢複荊國,他的軍事行動都是圍繞著這個旗號展開的。
我們去了北寒國,他若再來攻打,就師出無名了。
畢竟,北寒國與他所謂的恢複荊國並無直接關聯。
他若貿然出兵,會引起各方勢力的關注和質疑,對他不利。”
明景陽聽後,點了點頭:“盈兒分析得有道理。隻是,這其中的風險還是很大啊。
萬一大乾王朝派兵清剿我們怎麼辦?”
明盈胸有成竹地說:“父皇,這個簡單。
隻要我們拿下北寒國,不更改國號,仍然對大乾稱臣,那就沒有問題了。
大乾王朝看重的不過是自身的利益和威嚴。
我們保持對大乾的臣屬關係,在名義上就還屬於大乾的統治體係之內。
他們若沒有充分的理由,不會輕易對我們動手。
畢竟,對於國家而言,隻有利益沒有感情。
大乾王朝也會權衡利弊,不會輕易因為張鄴而與我們徹底翻臉。”
一位朝臣還是有些擔憂:“太子殿下,雖然如此,但大乾王朝的心思難以捉摸。
萬一他們對我們下手,我們該如何應對?”
明盈沉吟片刻:“這位大人的擔憂也有道理。
所以,我們在占據北寒國後,不能掉以輕心。
一方麵,要加強自身的軍事建設,訓練士兵,打造精良的兵器,提高我們的戰鬥力。
另一方麵,我們要積極與大乾王朝溝通,表明我們的誠意和立場。
我們可以向大乾進貢一些珍奇異寶,以示我們的忠心。
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大乾王朝的動態,若有風吹草動,及時做好應對準備。”
丞相薑仲讚歎道:“太子殿下思慮周全。隻是這一係列的舉措實施起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啊。”
明盈點頭:“丞相所言極是。但這是為了我們明家的未來,為了讓明國的百姓有一線生機,再難我們也得去做。
我們可以在撤離籍姑城的過程中,有序地組織百姓和物資,儘量保證不出現混亂。
到了北寒國後,要儘快安撫當地百姓,爭取他們的支持。
同時,利用當地的資源,發展經濟,為我們的軍事行動和國家建設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