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結束後,張鄴回到後宮,心中思緒萬千。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張鄴密切關注著各地的情況。
禦史們領命前往各郡巡查,對那些魚肉鄉裡的郡守進行了嚴格的查處,一些不良郡守被撤職查辦,百姓們拍手稱快。
而對於周邊國家的局勢,張鄴也按照朝會上商議的策略,暗中布局。
青衣衛更加活躍地收集著各國的情報,及時向張鄴彙報。
在柔然汗國,三個部落的爭位混戰愈發激烈。張鄴暗中支持著其中一方,使得局勢更加混亂。
柔然汗國的實力在內耗中逐漸削弱,無暇他顧。
雁國和離國對寒國的攻打也在持續。
莫國則一直保持著平靜,沒有太大的動作。
在國內,張鄴推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
他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使得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同時,他也注重商業的發展,降低了商業稅收,鼓勵商人貿易,促進了經濟的繁榮。
在文化教育方麵,張鄴大力提倡辦學,邀請各地的文人學士講學,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他還修訂了法律,完善了司法製度,使得社會更加公平正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荊在張鄴的統治下,越來越繁榮昌盛。百姓們安居樂業,對張鄴也更加擁戴。
此外,寒瓜也因為大荊君上一句‘西瓜’,就此重新改名。
西瓜之名就此流傳。
夏末的尾巴依然很熱,此時的寒國已經搖搖欲墜。
在大乾王朝的朝堂之上,氣氛略顯凝重。
大乾太宰公輸台身著朝服,神色堅定地站在大殿中央。
他乃是大乾王朝的名臣,一生都致力於恢複昔日大乾王朝的榮光。如今,眼見天下紛爭不斷,禮治崩壞,他深感責任重大。
公輸台微微躬身,向大乾天子奏道:“大王,如今諸侯紛爭,天下大亂。
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讓各諸侯國重新遵從天下共主大乾天子,希望天下繼續遵從禮治,乾禮。
唯有如此,方能恢複大乾往日的輝煌。”
大乾天子微微點頭,說道:“太宰所言極是。如今雁國聯合離國攻打寒國,此事若不及時製止,恐會引發更大的戰亂。
寡人命你前去說和,務必讓三國停止刀戈,重歸和平。”
公輸台領命道:“大王放心,臣定當竭儘全力,不負大王所托。”
就這樣,公輸台帶著使命,踏上了奔走列國的征程。
他首先來到了寒國,寒國君主書單聽聞公輸台到來,如同揪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親自出迎。
書單連忙上前行禮,說道:“不知太宰大人駕到,有失遠迎,罪該萬死。”
公輸台扶起寒國君主,說道:“寒驪公不必多禮。如今雁國聯合離國攻打寒國,寒驪公可願繼續尊大乾天子,嚴守乾禮,與各國和平相處?”
寒驪公書單忙不迭地點頭,說道:“願意,願意。隻要能停止戰亂,孤一切都聽太宰大人的安排。”
公輸台點頭說道:“好,那寒驪公派人便隨老夫一同前往離國和雁國,共同商議和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