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通說道:“王後娘娘賢良淑德,實乃荊國之福。有娘娘在宮中主持大局,也能讓君上少些後顧之憂。”
公輸台聽到荊國宮闈之事,這才對眼前國丈深以為信。
他說道:“王後娘娘能有如此堅韌之心,實在令人欽佩。夏國丈,您作為父親,想必也在背後給予了不少支持與指導吧。”
夏中說道:“老夫隻能儘自己所能,在一些事情上給予她些許建議。但宮中之事,終究還是要她自己去麵對。”
眾人在歡聲笑語中酒過三巡,宴過半日。
公輸台還拿到了國丈的手筆書信,說是到時王後會對他們多加照拂。
又起程不多日,袁通便將公輸台等人護送到了荊國京都鹿中。
稍作休息,便有禮部官員引領公輸台等人進宮。
王宮建築氣勢恢宏,雖不如大乾皇宮那般奢華壯麗,卻也透著一種彆樣的威嚴。
公輸台在宮門前整了整衣冠,隨著袁捷緩緩步入宮中。
一路上,侍衛林立,皆神情肅穆。
來到大殿之上,公輸台隻見一位年輕的君主端坐於龍椅之上。
那張鄴劍眉星目,眼神深邃而銳利,一身龍袍加身,儘顯王者之氣。
公輸台躬身行禮,說道:“大乾太宰公輸台,見過荊國君上。”
張鄴起身,微笑還禮道:“久仰太宰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太宰一路奔波,快請入座。”
公輸台謝過之後,坐在了一旁的席位。
他看著張鄴,說道:“君上,此次我來荊國,乃是受大乾天子之命。如今見荊國在君上治理下,已歸一統,實乃可喜可賀。”
張鄴端坐於王座之上,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與謹慎,望著下方站立的公輸台。
公輸台身姿挺拔,神色間帶著大乾上臣的矜持與傲慢。
張鄴微微欠身,臉上堆滿了笑容,說道:“太宰大人,此次您不遠千裡而來,孤深感榮幸。
孤一直對大乾忠心不二,如今荊國初定,孤更是渴望能重歸大乾懷抱。
隻是孤希望能得到大乾天子的冊封,正式獲得這荊國君上的身份認可,如此也好名正言順地為大乾效力。”
公輸台微微抬頭,目光從張鄴身上掃過,心中暗自思忖這張鄴倒是個識時務的,嘴上卻說道:“君上能有此番心意,實乃明智之舉。
大乾天子聖德昭昭,心懷天下,不忍見諸侯紛爭不息,民不聊生。
如今荊國已歸一統,君上若能做出表率,聽從大乾調令,必能成為諸國楷模,青史留名。”
張鄴連忙起身,恭敬地行禮道:“太宰大人所言極是。孤素來敬仰大乾天子,願傾荊國之力,為大乾分憂。
隻是不知大乾天子對本君此次重歸之事,可有何種期許?”
公輸台沉吟片刻,說道:“君上,大乾天子期望諸國能齊心協力,共謀太平。
如今雁國與離國結盟,對寒國不利,此聯盟打破了諸國平衡。
若荊國能出兵雁國,破壞其與離國的聯盟,使雁、離放棄對寒國的戰爭,便是為大乾立下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