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君上,賀喜君上!”
“君上實至名歸啊!”
“如今君上名正言順,我荊國更是士氣大振!”
張鄴站起身來,向眾人擺了擺手,說道:“諸位愛卿,此次能得大乾天子的冊封,全賴大家的共同努力。”
王相如接著說道:“君上,除了冊封文書,我還帶來了大乾王朝天子的口頭嘉獎。
天子對張元帥一心向大乾表示讚賞,對荊國出兵雁國之舉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張鄴連忙躬身行禮,說道:“多謝天子嘉獎。我荊國定當繼續尊乾禮,擁戴大乾。”
王相如身邊自然有大乾的使臣,全程看在眼裡,正暗自點頭。
王相如點點頭,繼續說道:“此外,大乾已經派出使官去往諸侯各國,宣揚君上的美名。
這是為了讓各國都知曉君上的功績,也是為了彰顯大乾與荊國的友好關係。”
丞相白居易問道:“王大人,那大乾對於我軍此次出兵雁國,可有什麼具體的賞賜或者要求?”
王相如微笑著回答道:“自然有。大乾天子對荊國出兵雁國表達了極高的讚賞,賞白銀和布匹以示鼓勵。
這些物資不久便會送達。
同時,天子也希望荊國能繼續尊乾禮,擁戴大乾。”
張鄴說道:“這是自然。我荊國一向敬重大乾,此次出兵也是為了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隻是不知這盟約具體是何內容?”
王相如從懷中掏出一份盟約文書,展示給大家看,說道:“這盟約之中,明確了雙方在麵對外敵時的責任與義務。
在大乾方麵,若遇外敵入侵,會給予荊國必要的支持與援助。而荊國則需在大乾需要時,聽天子令出兵相助。
在貿易往來方麵,雙方互通有無,促進經濟發展。
文化交流上,可派遣學者互訪,增進兩國百姓之間的了解。”
兵部尚書李軒皺著眉頭說道:“王大人,這盟約看似公平合理,可萬一到時候大乾讓我們去做一些違背我們原則的事情,我們又當如何?”
王相如解釋道:“李大人放心,大乾為主,我荊國為附從,焉有不從天子令。不知君上可認同微臣之言?”
看到王相如背對大乾的使臣,對自己擠眉弄眼,自然明白其意,忙道:“那是自然,大乾天子有詔,那是對我荊國的信任。
比如這次的出兵雁國,我荊國沒有二話,便立刻出兵。”
王相如心道君上果然好口才,量他大乾使臣,定不會懷疑。
戶部尚書汪宇提出疑問:“王大人,這文化交流互訪,雖然聽起來不錯,但會不會有一些彆有用心的人混入其中,對我們荊國造成危害呢?”
王相如說道:“這個顧慮並非沒有道理。
不過,我們可以在互訪的人員選拔上嚴格把關,隻允許那些真正有學識、有品德的人進行交流。
同時,我們也可以派自己的人去大乾,了解他們的情況,這樣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張鄴聽著眾人的討論,時而點頭,時而皺眉思考。
他站起身來,說道:“諸位愛卿,這盟約對於我們荊國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我們若能與大乾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不僅能提升我們荊國的地位,也能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