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攏了潰散的簽軍與整軍後,回特彌勒看了看日頭,發現已經大約是午時,瞬間就有了些許退意。
這幾日都是一個樣子,金軍派遣簽軍進攻,忠義軍隔著營寨稍挫其銳氣後,就會派遣兵馬出營寨掃蕩驅逐,並且與少部武興軍正軍交戰。
當武興軍派遣大部前來試圖咬住出擊的忠義軍時,忠義軍就會立馬一溜煙的溜回營寨內,做出一副先憑借地利跟你耗下去的姿態。
在忠義軍水寨與山寨沒有拔除的情況下,武興軍根本不敢來傾儘全力,正麵攻打人數不明的忠義軍大寨。
這要是頓挫於營寨之下,隨後被水寨與山寨的忠義軍分割包圍,不就變成了一場大敗了嗎?
除非忠義軍有大股兵馬出動,去吃圍攻山寨的第四猛安,造成大寨事實上的空虛,否則蒙恬鎮國絕對不會將勝負壓在賭桌上。
就在回特彌勒想要率軍撤離的時候,卓陀安快馬趕到,指著忠義軍營寨說道:“彌勒,情況有些不太對!”
回特彌勒轉過頭來,有些不耐的看向了忠義軍營寨大門,眼睛瞬間睜得老大。
隻見剛剛作戰的忠義軍並沒有後撤回營,相反的是,還不斷有軍士從營寨中湧出,甚至有幾段木欄已經被推倒,壕溝也已經填平,以供軍兵迅速往來。
不到片刻,就有千餘眾從營寨中走出,並且結陣。
回特彌勒強忍著激動的心情,拉過來一名心腹謀克說道:“速速通知都統,忠義賊出營了。是戰是退,請都統速下決斷!”
說罷,回特彌勒與卓陀安對視一眼,同時開始組織起兵馬,準備好應對戰局。
看起來忠義軍按捺不住要主動決戰了!
當消息傳到蒙恬鎮國身前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萬萬沒有想到,忠義軍竟然放棄了如此棘手的營寨,要與武興軍野戰了。
這莫非是天助我也?
蒙恬鎮國狂喜過後,複又有些猶豫。
忠義軍為什麼要這麼做?
武興軍著急是因為金國皇帝的催促。
忠義軍著哪門子急?
難道他們真是宋國人?
被趙構催促了?
或者糧食不夠了?
至於是不是溫敦渾玉被逮住了,這個念頭隻在蒙恬鎮國腦袋裡晃了一圈,就被清掃出去了。
這可是兩個精銳猛安,兩千馬匹充足的正軍,打不過撒丫子跑總還是沒有問題的,溫敦渾玉得昏了多大的頭,才會被步卒包了餃子?
想到這裡,蒙恬鎮國不由得又是一陣惱怒。
時間太短了,以至於他連忠義軍到底是什麼來頭都沒有搞清楚,更彆說忠義軍的軍事架構與戰力高低了。
張決明也真是廢物,讓他捉兩個忠義軍的軍官怎麼就這麼難?
思緒隻是飄飛了一瞬,蒙恬鎮國定下心神,仔細思考起對策來,並且迅速下定了決心。
無論如何都要打一打,好不容易等到忠義軍從那個王八殼中走出來,哪能就這麼放過不打呢?
若是再猶豫,忠義軍再縮回去了,豈不是還得啃這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