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隴右。
此時正是一年中最為悶熱的時候。
吳璘端坐在德順軍城的城頭,看著關西連綿的群山,心中思緒萬千。
吳璘今年已經六十有二,一生經曆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一時間,他竟然也理不清自己心中究竟在想什麼。
吳璘在年少之時就追隨父兄與西夏作戰,並且早早就闖出了聲名,累遷閤門宣讚舍人。
但這些聲名在風起雲湧的兩宋之交卻是沒什麼用的,麵對新崛起的金軍,就連西軍老大哥韓世忠也隻有狼狽逃竄的份,更何況是他呢?
後來在決定關中歸屬的富平之戰中,雖然吳玠吳璘兄弟二人拚死作戰,卻依舊大敗。
西軍中的大將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
從此之後,天下再無西軍。
再後來,完顏兀術試圖從關中入蜀,吳玠吳璘在大散關、仙人關一線與金軍廝殺,在無比絕望中,終於迎來了第一次大勝。
在這場被後世稱為和尚原之戰中,吳玠展現了自己的指揮能力,不僅僅一舉將金軍主力精銳打垮,更是將金軍第二代將領中的佼佼者完顏撒離喝打得痛哭流涕,將啼哭郎君的諢號牢牢安在了這廝身上。
如今想來,那場大勝竟然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後來,兄長吳玠沒有看到反擊回到故鄉的那一刻,在紹興九年含恨離去。
就在吳玠死後的第三年,也就是紹興十一年,金國撕毀和議,大軍南侵,而吳璘也終於看到了一絲回到家鄉的希望,幾乎是迫不及待的請戰。
當時的吳璘隻是四十歲出頭,正是一名大將的黃金年紀,無論是軍略還是武勇,都到達了人生的巔峰。
吳璘率軍一舉攻入隴右,勢如破竹,終於在剡家灣遇到了金軍主力,一戰將金軍五萬兵馬擊潰,吳璘趁勢東進。
可誰成想到,就在勝利在望之時,朝中竟然下令撤軍了。
北伐功敗垂成,嶽飛被冤殺,次年,‘紹興和議’達成。
吳玠吳璘兄弟拚死守衛的和尚原,竟然就這麼輕易的割讓給了金國,一時間,西川宋軍軍心士氣萎靡,就連吳璘也頹唐。
吳璘原本以為此生就這麼囫圇過去了,可命運仿佛在跟他開玩笑一般。吳璘竟然在六十歲的年紀,還能有北伐的機會。
想到這裡,吳璘低頭看著布滿皺紋的雙手,隻覺得有些好笑。
這賊老天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讓他在最勇敢的年紀遭遇大敗?為什麼讓他在最穩重的年紀被棄置不用?又為什麼讓他在天人五衰之際,又有了如此機會?
如果這賊老天果真有識,性子是不是有些過於惡劣了。
就在吳璘胡思亂想的時候,一股煙塵出現了山嶺之間,並且似緩實急的靠近了城池。
為首之人是一名雄壯大將,身後的旗手打著一麵‘吳’字大旗。
“少郎君來了!”
“少郎君來了!”
無論是城頭,還是城下,都有士卒百姓大聲歡呼起來。
就連吳璘也麵露微笑,緩緩點頭。
此人正是吳璘的第五子,也是文韜武略最為出眾的一個兒子,吳挺吳仲烈。
彆看吳挺今年才二十六歲,卻已經是屢立戰功,已經官拜武昌軍承宣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熙河路經略安撫使中軍統製。
而且吳挺的官位也不是靠著父親恩澤,是真的一刀一槍的拚出來的。
之前在與徒單合喜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率領輕兵直衝敵陣,差點就將徒單合喜陣斬馬下。
“父親,孩兒回來了!”
吳挺摘下頭盔,咧著大嘴笑道。
吳璘恢複了不苟言笑的姿態,淡淡點頭:“一路上可還安生?”
吳挺點頭:“金賊兵馬已經不夠了,他們隻能縮回去,一路上莫說遊騎,連探馬都沒遇見一個。”
這倒是實話。
完顏亮發動南侵的時候,徒單合喜屬於偏師中的偏師,隻有武威、武定、威略、威果、威勇五個萬戶正軍。
這些兵馬雖然戰力還算可以,但人數少了一些,在一開始的時候還可以憑借戰爭的突然性,打宋國一個措手不及,攻破散關,抵達黃牛堡。
可一旦宋軍反應過來,吳璘發動了反擊之後,金軍兵力捉襟見肘,隻能撤往了隴右關中,以作防守。
如果按照曆史發展,在完顏亮死在瓜洲渡,完顏雍繼位之後,就會派來援軍,從而止住金軍的頹勢。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兩個將領,一個喚作完顏守道,一個喚作完顏璋。
但是如今,完顏守道自不必多說,在大名府與山東義軍廝殺。
完顏璋也沒有率軍去支援。
這廝曾經是完顏撒離喝的部下,在完顏亮大開殺戒,將完顏撒離喝殺掉之後,他就一直被完顏亮閒置,隻能寓居在在中都大興府。
有這層政治立場在,完顏璋是絕對與完顏亮尿不到一壺裡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