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後,陸遊心頭靈光一現,登時醒悟過來:“我現在就去宿州,大郎,予我正式軍令文書與旗幟,我還要令牌與蓋有節度府大印的空白文書。”
劉淮仿佛早就等著此言,立即點頭應諾:“我讓曹大車帶一百甲騎護送你。”
曹大車乃是在海州時就加入北伐軍的老資格,此時已經積功成了飛虎軍第三將,他的年歲雖大,卻占了一個好學,而且進展飛速,僅僅兩年,就從大字不識一個,變成了粗通文墨之人。
在這期間,曹大車時不時向陸遊請教學問,兩人也算是結下一番師生情誼。
陸遊搖頭:“不用百騎,五十騎即可,我此番不是要上陣廝殺的,而是給魏公一個保險。”
劉淮從善如流:“陸先生明日一早就出發吧。”
陸遊立即起身:“不,我現在就走,早一刻趕到宿州,我心也能稍安。”
此番對答下來,蠢笨一些的依舊雲裡霧裡,而聰明人則是紛紛恍然大悟。
如今漢軍在大名府的布置已經趨於完全,無論調動哪一支兵馬南下,倉促間,都會造成包圍圈出現漏洞。
尤其是在金國援軍蠢蠢欲動,快要抵達的時候,臨陣調動兵馬,很有可能就會出大岔子。
更關鍵的則是,大軍行動,牽扯甚廣,而且速度緩慢,根本不知道能不能來得及。
既然不能從軍事上找補,那也隻能從政治上做些手段了。
魏勝在寫來書信中的言語雖然情真意切,說自己一定會小心雲雲,但在劉淮看來,魏勝既然已經違背了承諾,接下來的事情就全都不可控了。
須知道,當日可不是兒子與父親之間的約定,而是山東義軍元帥向靖難大軍節度使所作出的政治承諾。
劉淮實在是無法管得住魏勝,那就隻能往他身上加一些保險了。
比如陸遊。
如果說宋國還有誰不想讓魏勝出意外,除了虞允文,就是陸遊了。
說句難聽的,魏勝還在,劉淮都已經開始往外許諾開國公了,若是魏勝出事,誰還能製住劉淮?到時候山東一齊反了該如何是好?
也因此,到了宿州,陸遊會為魏勝的安全出死力的,到時候他以山東兩路宣撫使的身份,足以懟死宋國一方的所有人。
“陸先生暫且安坐。”劉淮雖然內心焦急,麵上卻依舊從容:“無論如何,要先把大軍議開完才行。”
“其餘人呢?可還有軍事上的建議?現在都可以說來。”
劉淮環視眾將。
雖然今日商議的都是重大軍政問題,但一個乃是早有準備,另一個則是過於遙遠,所以漢軍眼前軍略具體執行起來,倒也沒有什麼變化。
見所有人都沉默以對,劉淮立即說道:“那就好,聽我軍令。”
“陳參軍,讓工匠加快打造拋石機。”
“張大匠,繼續趕製火藥與炮彈。”
“秦分管,你計算炮彈軌跡這事極妙,萬萬不可耽擱,我會派遣些精於術數之人協助於你。”
“呼延統製,你繼續指揮四門大炮,在攻城營地建立後,就要開始轟擊城牆。二十日之內,我要看到成果。”
“徐大管,組織民夫去挖壕溝,壘土牆,儘量靠近城牆,若是大炮轟不動,就得勇士抵近炸城。”
“喏!”
劉淮吩咐完幾名遠程武器指揮官與後勤人員,隨後又看向了張白魚等騎將:“你們幾人要有所準備,此戰結束之後還有硬仗要打。騎兵要隨我一起,極速支援徐州。”
“喏!”
“諸位,原本還想要好好勘磨一番大名府,最好能多纏住一些金賊,為來日攻略幽燕晉地作個前站。然則如今事態失控,時不我待。我決意,以最快速度,攻下大名府,從而從容應變。
諸位既然以我為主,那麼就應該儘心竭力,將這已經落袋的兩萬金賊,儘數吃下!”
劉淮表情嚴肅,軍令狠辣,但眾將卻沒有一絲驚慌猶豫,反而紛紛興奮起來。
漢軍將領就連與金軍主力會戰都顯得遊刃有餘,又怎麼會真的怕了一隻甕中之鱉,與兩批顧慮重重的金國援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