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想了想,說道“這個……我不敢說一定能行。孫權雖然是孫策指定的繼承人,但周瑜的威望遠遠勝過孫權,如果周瑜不同意的話,這件事可能會很難辦。”
甘寧沒有說孫權願不願意歸順,而是單獨提到了周瑜。
在他看來,孫策已經死了,孫策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底基本上也敗光了,孫權肯定是沒什麼本事重新拉起一支軍隊的。
沒有軍隊,孫權拿什麼和陸川打?
所以在孫策死亡的那一刻,他們就沒有希望了,繼續負隅頑抗下去,隻會出現更多的傷亡,對結局不會有任何改變。
可周瑜的態度,真的很重要。
以甘寧對周瑜的了解,此時的周瑜很可能在想給孫策報仇的事情,所以不會輕易同意孫權歸順。
陸川說道“沒關係,你隻要把我的態度告訴孫權就行了,如果他有意歸順,那他會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果他不想歸順,我說得再多都沒用。”
“嗯,我明白了,那我現在……可以走了?”
“不著急,先吃點東西再走也不遲,我已經讓人給你準備了好馬和食物,保證你今天就能見到孫權。對了,還有黃蓋將軍的屍體,你也一並帶回去吧。
黃蓋將軍雖然是敵人,但他為了保護孫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對他有足夠的尊重。”
“……多謝陸大人!”
麵對陸川這樣的態度,甘寧還能說什麼?
甘寧心裡惦記著孫策的事情,吃得很快,還不到一刻鐘就放下筷子,將杯子裡的酒喝完。
“好了,陸大人,我吃飽了。”
“好,那你就啟程吧。不要有心理負擔,回去之後也不用過分勸孫權歸順,隻要把我的話帶到就可以了。”
“是!”
甘寧再次對著陸川行禮,慢慢退了出去。
直到甘寧出去之後,陸川臉上才露出笑容。
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周瑜有為孫策報仇的心思,必然不可能同意孫權歸順。
但他心裡更清楚孫權除了投降,已經沒有彆的選擇了。
孫策好不容易才拉起來三萬大軍,結果在江陵幾乎損失殆儘,如今在長沙連一萬士兵都湊不出來,而且還都是老弱病殘。
就這點家底,孫權拿什麼跟陸川打?
隻要孫權不傻,都能看出來這是陸川給他的最後機會,隻有抓住這個機會,孫權才能保住性命,甚至借此完成身份上的轉變,變成合法的吳侯。
所以孫權在知道陸川的態度之後,一定會同意歸順。
如果周瑜不同意,那就想辦法除掉周瑜。
孫權在曆史上的評價雖然不高,但也不可否認孫權在權鬥方麵還是很有頭腦的。
曆史上赤壁之戰之後,周瑜的聲望幾乎達到巔峰,讓孫權感受到了威脅,然後孫權就開始警覺了。
客觀來說,周瑜英年早逝和孫權的猜忌有分不開的關係。
如今陸川隻不過是提前把這份猜忌和警惕擺在孫權麵前而已,相信孫權也不會讓陸川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