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可沒有心思去管天子怎麼想,既然曹操和呂布那邊都已經有動靜了,劉備雖然沒做什麼,但揚州的輿論也起來了,還有不少地方也出現了各種神秘事件,樁樁件件都對陸川有極大的好處,那陸川也就不用等了,從長安啟程前往許縣。
和陸川一起去許縣的,還有全國各地的神秘事件的彙報以及非常有名望的大儒對這些神秘事件的解釋。
天子還在為自己的前程但有的時候,陸川已經率領大軍進入許縣了。
雖然賈詡已經離開許縣了,但陸川對許縣的掌控一點都不弱,尤其是在情報方麵。
這段時間天子做了什麼,朝堂官員有誰和天子走得比較近,生出了不該有的想法,陸川知道得一清二楚,這次他來許縣,就是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
所以陸川進入許縣之後並不著急覲見天子,而是先把伏完叫了過來。
之前陸川晉位陸公,晉位陸王的時候,伏完都出了大力,如今陸川要逼迫天子禪讓,那伏完自然要繼續出力,要不然他之前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
伏完已經投入了這麼大的沉沒成本,要是在最後關頭想不開,等陸川登基之後不僅什麼都得不到,反而還會受到清算,所以伏完很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
也正是因為如此,伏完見到陸川的時候把姿態放得很低,不等陸川開口,就主動提起了陸川平定涼州,功勞極大,天子應該怎麼封賞的問題。
既然陸川還想要點臉麵,那就要讓自己站住一個理字。
什麼叫理?
就是陸川立下了大功,天子必須要賞,而偏偏陸川已經是陸王了,真正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那天子就隻能把皇位賞賜給陸川了。
這就叫合情合理,誰都挑不毛病。
至於天子是否願意,已經沒有人在乎了。
誰讓天子沒本事呢?
但凡天子有本事,也不會落到如今的地步了。
陸川看到伏完如此上道,心情大好。
“國丈大人,你這個問題真的是讓本王很為難啊。本王如今的處境已經是功高震主了,如何還能繼續向天子討要封賞?”
伏完搖頭,“陸王立下如此大功,一舉解決了涼州百年反叛的問題,怎麼能不進行封賞呢?
若是立下如此滔天功勞都不進行封賞,天子要如何服眾?
所以陸王不用再推辭了,我一定會親自覲見陛下,稟明實情,讓天子給陸王應有的封賞!”
“是嗎?那國丈大人說說,天子應該怎麼封賞本王?”
“這個……”
伏完起身,加大了聲音。
“該當禪讓!”
“禪讓?”
陸川趕緊搖頭,“不可!不可!萬萬不可!國丈大人要是這麼說,那就是置我於不忠不義之地啊!”
說完,陸川頭也不回地走了,但他這個舉動分明就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伏完,你做得很好,按照這個思路繼續下去,等本王君臨天下,必然有你一份功勞!
伏完當然明白陸川的意思,因為陸川不能直接表明態度想要接受天子的禪讓,但又不能一直拒絕,所以就隻能離開,把剩下的事情交給彆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