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懿並沒有離開關羽的視線,因為夜色正深,情況不明,他要是就這麼走了,難免會讓關羽多想。
關羽見吳懿如此上道,心裡更加高興,便把吳懿叫過來,詢問成都的事情。
吳懿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把他知道的全都說了出來,還重點表達了他早就願意歸順的意思。
“關將軍,在下早就聽聞陛下的威名,有心投靠,奈何身在益州,一直都找不到合適的機會,隻能在心裡盼著陛下趕緊過來。不光是在下,益州還有很多人都盼著陛下呢。”
“真是這樣嗎?”
關羽盯著吳懿,心裡很清楚吳懿在撒謊。
不過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吳懿在益州好好的,為什麼一定要盼著陸川過來?
誰都知道陸川對士族豪強的態度,隻要陸川來了,益州的士族豪強必然遭殃,所以吳懿根本沒有理由盼著陸川過來,隻不過是發現他們根本無法抵擋陸川的進攻之後,才改變了想法。
關羽不會戳穿吳懿的想法,因為吳懿已經用行動證明了他現在確實是心向陸川,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吳懿立下了功勞,他肯定要如實上報,這樣在陸川平定益州的時候,就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吳懿也是心理素質過硬,臉皮足夠厚,麵對關羽的質疑絲毫不覺得有任何不好意思,反而更加努力地向關羽表達他最關羽的敬仰和陸川的期盼。
關羽見狀也就不說彆的了,現在抓緊時間把張任帶來的這數萬士兵吃下來才是正事。
另一邊,魏延帶著五千騎兵已經進入了漢中,距離南鄭隻有不到百裡的距離了。
魏延比關羽晚出發半日,同樣是日夜兼程,但五千人畢竟比一千人的規模大了不少,魏延就算再怎麼趕路還是比不上關羽的速度,所以當他深夜來到南鄭附近的時候就決定先停下來休息一晚上,等明天早上打探清楚情況之後再做決定。
反正關羽隻帶了一千騎兵過來,白天的時候張任還在攻城,沒道理一晚上的時間就被關羽給擊敗了吧?
正常來說,關羽應該暗中觀察情況,等待時機,直插張任大軍的要害,這樣才能做到一舉擊潰張任。
所以魏延不著急,反倒覺得這是他立功的好機會。
天色似亮非亮的時候,魏延就從床上爬了起來,派出上百名斥候探查情況,然後才下令全軍埋鍋造飯,早點填飽肚子,隻等得到確切的消息之後就帶著士兵衝鋒。
五千全員披甲的精銳騎兵,已經足夠改寫一場戰鬥的走向了。
可就在魏延埋頭吃飯的時候,他派出去的斥候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來了一個讓魏延不敢相信的消息。
“你說什麼?張任已經死了,他那數萬士兵全都投降了關羽?!”
魏延幾乎要跳起來了,他剛才還在心裡盤算要怎麼抓住機會,突襲張任,建功立業呢,關羽就怎麼就把張任給殺死了?
他隻帶了一千騎兵啊。
一千騎兵能乾什麼?
魏延抓破頭皮也想不明白,關羽是怎麼做到的。
“你確定嗎?你沒有看錯吧?”
“回將軍,屬下原本也不敢相信,但是看到張任營寨內已經換上了關字大旗,這才敢靠近查看,發現營寨內大部分士兵都放下了武器,關將軍正帶著人巡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