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羌人感受到危機,趙雲還特意把龐德也叫過來了,再加上程普、韓當兩人,就是四員猛將。
四員猛將帶領三萬騎兵在富平會合,簡單休整一天之後就浩浩蕩蕩地出征了。
這個消息傳到羌人部落裡的時候,所有的羌人都慌了。
在陸川擊敗呼廚泉之前,羌人覺得陸川雖然厲害,但他們並不怕陸川,所以才敢在陸川和呼廚泉戰鬥的時候突然襲擊,南下劫掠;
可當陸川用十萬騎兵一戰擊潰呼廚泉三十萬騎兵的消息傳過來之後,羌人這才意識到陸川似乎有些強得離譜了。
他們還指望呼廚泉用三十萬騎兵拖住陸川,他們好在涼州大肆劫掠,撈一筆好處呢。
可結果呼廚泉連一天都沒堅持下來就戰敗身死,三十萬大軍被殲滅超過一半,一戰徹底打掉了北方遊牧民族的脊梁。
意識到情況不對之後,羌人不敢繼續留在涼州,火速退走,就是擔心陸川會對他們進行報複。
可怕什麼就來什麼,陸川甚至還沒有回到京城就把趙雲派過來了。
誰不知道趙雲是陸川最為倚重的將領,是中央軍部的部長,總攬全**事?
如此重要的將領直接來到涼州,還衝在了最前麵,從這就能看出來陸川是真的生氣,要把場子找回來。
羌人眾多部落首領自發聚集在一起商量對策,要不然趙雲帶兵打過來,他們就全完了。
但眾多羌人部落首領聚在一起也商量不出來一個對策。
不是他們能力不足,而是他們人心不齊。
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各個部落各自為戰,目光短淺,這是北方遊牧民族一直以來的弱點。
一群人湊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最後還是幾個大部落的首領站出來強行拍板。
先派人去給趙雲送信,向大陸王朝認錯,說他們願意臣服,讓趙雲千萬不要動手。
雖然羌人還能集結起十萬騎兵大軍,但是在知道呼廚泉三十萬大軍都被陸川輕易擊敗之後,他們就真的不想和大陸王朝為敵了。
如果隻是低頭認錯就能讓趙雲退兵,讓羌人部落不再擔驚受怕,那他們就認錯唄。
當初大漢還在的時候,他們就會向大漢低頭稱臣,然後大漢就不跟他們計較了;
等機會合適的時候,他們該南下劫掠還是南下劫掠。
誰說低頭稱臣就不能對大漢動手了?
如今天下已經變成了大陸王朝,他們認為這個道理還是行得通的。
大漢和大陸都是天朝上國,沒必要跟他們這些蠻夷之人一般見識嘛。
反正隻要穩住陸川,讓陸川退兵,他們就能繼續逍遙自在。
不過就是丟點麵子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
蠻夷之人最不在乎的就是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