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基建的壓力就落到了法正身上。
好在遼東有露天煤礦,陸川決定在煤礦附近再建立一個大型工坊,可以燒磚、冶煉金屬、提純精鹽等等。
有了這個大型工坊的支持,在遼州建立十座城市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
不過建設這種事也不能完全依靠煤礦和工坊,遼州這邊也要發力。
遼州麵積這麼大,肯定有不少資源,該探查就探查,該開采就開采,在這種事上可不能猶豫。
剛好濊貊和三韓地區都比較落後,不用跟他們講太多大道理,直接安排他們去工作就行了。
等他們按照陸川的要求去做事,得到了足夠的回報之後,他們自然知道該怎麼選。
除了軍事和建設,陸川還要求在遼州設立學校、工坊、商會等等,鐵了心要把遼州建設成和大陸王朝其他州一樣的程度。
法正和甘寧認真聽了陸川的計劃,還在小本子上認真記錄下來,表示他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爭取三年之後讓遼州大變樣!
陸川點頭,看著法正和甘寧說道:“孝直、興霸,朕知道你們都是有本事的人,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你們的能力一直都沒有得到發揮,所以你們的地位就很難得到提升;
但這是一個機會,朕相信你們能抓住這個機會,等你們功成圓滿的時候,該給你們的,朕絕對不會吝嗇!”
“臣多謝陛下!”
法正和甘寧趕緊行禮,他們已經意識到陸川對他們寄予厚望,自然要好好表現。
把遼州的事情都安排好之後,陸川也就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這裡了。
這次出來的時間也不短了,是時候回去了。
所以陸川讓顏良返回幽州,文醜則是先去高句麗那邊,把陸火替換下來。
甘寧剛剛出任遼州軍部部長,手底下還沒什麼可用的人才,自然也就沒有合適的人選去代替陸火震懾高句麗,所以隻能讓文醜暫時去高句麗那邊鎮守,等甘寧有了合適的人選再讓文醜回去。
陸火從高句麗那邊騰出來之後也不用來樂浪郡,而是直接帶著兵走陸路返回京城,陸川則是帶著典韋和數百禁衛軍乘船返回。
海船的模樣還是陸川之前見到的那樣,隻不過大了許多,一艘海船能夠容納上千人,除去船上必須的水手之外,還能裝大概八百人的樣子。
按照一艘船八百人來計算,想要帶領萬人大軍橫跨大洋,遠征東邊的小島,至少需要十三艘海船才行。
而今年司馬懿隻能造出來五艘,所以想要遠征東邊的小島,隻能等到明年了。
當然,如果陸川喜歡冒險,也可以隻帶五千人過去。
以陸川的實力,以大陸王朝精兵的實力,哪怕隻有五千人,也足以在東邊那個小島上橫掃了。
隻不過陸川不喜歡冒險,覺得還是把準備工作都做好,然後再動手也不遲。
反正東邊那個小島就在那裡,跑不掉。
島上的人,更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