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馬克裡努斯和馬塞勒斯都不敢出來應戰,一個第一時間帶著兩萬騎兵從南邊的營寨大門逃了出去,另外一個把大量步兵丟在北邊營寨門口,自己帶著心腹護衛和少量步兵搬開營寨柵欄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羅馬帝國營寨裡雖然還有數萬士兵,但是沒有了將領,他們隻是一團散沙,連最基本的反抗都無法組織起來,隻能任由關羽和張飛肆意衝殺。
不過半個時辰,營寨裡的士兵就瘋狂逃跑,沒有人願意留下來等死。
關羽和張飛在營寨裡會合,都覺得不過癮。
主要是這次突襲連一個像樣的將領都沒遇到,這也太無聊了。
於是兩人一合計,繼續往北邊追擊,等到天亮就返回,絕對不戀戰。
就這樣兩人分成兩隊,各自帶著一隊騎兵開始了追擊。
馬塞勒斯反應最快,第一時間帶著騎兵逃了出來,然後順著營寨一路往東,然後才往北走。
他知道關羽和張飛的厲害,根本就不敢回去應戰,甚至都不敢和他們打一個照麵,主打就是一個抓緊時間逃跑,一定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馬克裡努斯的情況更不好,他身後跟了一群步兵,而步兵的速度是很慢的,所以就算馬克裡努斯和他的護衛找到了戰馬,速度卻依舊快不起來。
他也想過要丟下這些步兵抓緊時間逃跑,但轉念一想,如果遇到關羽和張飛,他還能讓這些步兵衝上去抵擋一會,要是沒有這些步兵,他就要直接麵對關羽和張飛兩個猛將了。
所以馬克裡努斯製定了一個策略,那就是遠離營寨,不點火把,隻靠著月光前進,不發出任何聲音,隻求能夠趁著夜色逃出去。
馬塞勒斯和馬克裡努斯選擇了不同的策略,不能說誰對誰錯,隻能看最後的結果。
馬塞勒斯覺得自己的選擇很對,隻要他的速度夠快,就能在關羽和張飛從營寨裡衝出來之前逃出去。
隻要他能帶著兩萬騎兵逃回羅馬帝國,那他覺得他不僅沒有罪責,反而有大功。
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是誰都能帶著兩萬騎兵逃回去的。
他能把兩萬騎兵帶回來就已經是大功了。
按照他的預計,馬克裡努斯身邊已經沒有騎兵了,麵對關羽和張飛的突襲隻能硬著頭皮抵擋,就算馬克裡努斯完全不是關羽和張飛的對手,應該也能堅持一段時間,加上關羽和張飛還要在營寨裡衝殺一陣,他覺得保守估計也得兩個時辰。
而兩個時辰的時間,已經足夠他跑很遠了。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馬克裡努斯做得比他還絕,更知道要如何保全自己,所以關羽和張飛衝進去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遭遇抵抗,也沒有在營寨裡衝殺太久。
畢竟殺一群沒有反抗意誌的潰兵是真的沒意思,關羽和張飛都有點不好意思下手了。
然後兩人就出來了,再然後關羽就遇到了帶著兩萬騎兵逃跑的馬塞勒斯。
關羽也覺得意外,沒想到他隻是往東邊追擊了一段距離,竟然就撞上了這麼大一個禮物。
馬塞勒斯則是很無語,他都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了,怎麼還讓他遇到了?
點子就這麼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