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達班五世在城牆上眼睜睜看著他花費無數心血建立起來的重騎兵被關羽用遛狗的方式擊敗,再一次被氣到吐血。
這可是他翻盤的最後依仗了,結果衝出去之後甚至都沒碰到敵人一下就被打敗了?
為什麼會這樣?
關羽看到重騎兵崩潰,也不著急上前,而是命人拿來裝滿火油的陶罐,點燃之後朝著重騎兵那邊扔過去。
想要判斷重騎兵是不是真的沒有力氣繼續跑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感受到性命的威脅。
或者說,用這樣的辦法可以讓重騎兵快速消耗他們僅剩的一點體力。
不管是人還是戰馬,麵對火焰的時候,隻要還有一點力氣都活選擇逃跑。
就這樣,大火燒起來的時候,重騎兵散亂的陣型徹底混亂,開始四麵八方逃跑起來。
有不少重騎兵因為體力消耗嚴重,身上的盔甲又重達幾十斤,當火燒起來的時候甚至都無法從地上爬起來,就這麼被活活燒死了。
關羽和張飛則是在外麵等著,看到一個衝出來的重騎兵就派出十餘名騎兵以多打少,將對方殺死或者生擒。
還不到半個時辰,沒有跌落戰壕的一千多重騎兵就有數百被燒死,一千餘人被生擒。
至此,阿爾達班五世麾下的重騎兵全軍覆沒。
再然後,關羽也沒有休息,而是命人帶著裝滿火油的陶罐扔到東城門外麵。
泰西封的城門雖然外麵包裹了一層鐵皮,但鐵皮很薄,而且不能隔熱,當大量的火油燃燒起來的時候,鐵皮後麵的城門就會被引燃或者是碳化,快速失去防禦能力。
關羽命人全天不停地放火燒城門,結果還不到傍晚,泰西封的東城門就轟然倒塌。
唯一阻擋起義軍的屏障消失,關羽隨時可以帶兵衝進去終結阿爾達班五世的統治。
關羽為什麼不早點用火攻?
因為阿爾達班五世手裡還有重騎兵,一旦他們開始燒城門,阿爾達班五世就會派出重騎兵衝鋒,到時候在城門放火的士兵就會遭到重騎兵衝擊,損失慘重,這不是關羽想看到的局麵。
隻有確定阿爾達班五世沒有反擊的能力之後,關羽才能從容不迫地長時間燒城門,最終靠著時間將包裹鐵皮的城門給燒壞了。
阿爾達班五世聽到城門倒塌消息的時候,當即就抽出佩劍想要自殺。
重騎兵沒了,城門也沒了,他還有什麼資格繼續戰鬥下去嗎?
與其落到起義軍手裡,還不如抓緊時間自殺,免得受到侮辱。
還好阿爾達班五世的護衛手腳快,第一時間攔住了,並且表示他們就算是死,也要想辦法護送阿爾達班五世逃出去。
阿爾達班五世看到他的護衛如此忠心耿耿,也就生出了活下去的希望,當即下令所有護衛集合,跟著他一起突圍。
但是他這邊把護衛都集合起來,卻等來了另外一條消息:關羽沒有攻城。
城門都沒了,重騎兵也沒了,泰西封完全就是不設防的狀態,為什麼關羽還是不進攻?
他還在等什麼?
事實上關羽不著急進攻,是因為他想到了比直接進攻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