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特種兵競賽名額正式確定,兩個預備人員名單也已經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為出國做準備。
軍人的身份是極其特殊敏感的,沒有同意進入他國就等同於入侵。
所以名單確認下來之後,不僅需要把護照簽證之類的辦好,還要把名單送給舉辦方進行確認。
隻有把各種手續全部辦好,陳軍一行才能代表中國出征。
時間轉眼就來到了十月份。
秋天來了,樹葉黃了,天氣涼了。
代表中國出征的特種兵們的心,卻變得愈發火熱了起來。
有了國家層麵出麵辦理手續,整個過程都是一路大開綠燈,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便辦理好了所有手續。
專門穿上全新軍裝的陳軍一行,在李大勇大校為首的代表團帶領下,精神抖擻的坐上了國際航班。
當一群身穿軍裝的人,出現在一架國際航上,確實是非常的惹人注目。
同航班的乘客有一個算一個,都對陳軍等一些人投來了好奇的目光,有同行者更是竊竊私語起來。
軍人出國很罕見,但並不唯一,公派出國學習的很多。
可這些公派出國學習的軍人,乘坐飛機的時候都需要換上便裝,身份相對來說要隱蔽很多。
像陳軍他們這種穿著軍裝出行,卻乘坐民用航班幾乎是鳳毛麟角。
能夠碰到怎能不稀奇!
成才、許三多和伍六一等人,到了飛機上同樣都很興奮。
雖然已經坐過軍機和直升機,但是乘坐國際航班還是第一次,更彆提這次還是代表國家出戰。
這種亢奮的心情,一般人很難體會。
奈何國際航班上有很多的乘客,穿著一身軍裝的成才等一行人,需要保持好作為一名軍人的形象。
讓他們不得不壓製內心的亢奮,拿出臨行前上級配發給他們的,有關這次特種兵競賽的資料看了起來。
通過研究前幾屆的比賽資料,為接下來的競賽做好準備。
愛爾納突擊國際特種兵競賽,其中的愛爾納是英語單詞“滲透偵察”的譯音,全名為滲透偵察突擊國際特種兵競賽。
該競賽始於五年前的1994年,起先由愛沙尼亞國民衛隊主辦。
後來改由愛沙尼亞國防部、國防軍司令部等機構合作辦理,邀請外軍特種部隊同台競技切磋技術。
是一項國際性軍事競賽活動!
在此之前隻邀請歐美國家參與,中國是第一次參加這次競賽,更是整個亞洲的第一支參賽隊。
比賽方式也很特殊。
不同於尋常競賽那種挨個項目比,在一個一個賽場上不斷比拚項目,獲得單項第一最多者成為最終冠軍。
愛爾納突擊是以實戰出發,模擬戰場上的特種作戰進行的。
簡單來說。
就是模擬一支特戰小分隊,從搶灘登陸開始起步,在“敵占區”內進行長距離、多課題偵察作戰的對抗性演習。
競賽旨在檢驗各國的參賽隊,在複雜地形和體力超常消耗的情況下,能否熟練使用手中裝備,以及發揮協同作戰的能力,完成上級交代的一係列任務。
不僅考驗各國特種兵的意誌、體能、力量和技術,更考驗謀略和戰術。
是特種兵在戰場上的綜合較量!
可以說這是一場除了不致人死命,其餘完全等同於實戰的對抗,也是一場展示各國特種部隊的體質、意誌、智慧等綜合戰鬥力的實兵實裝較量。
正因為這場競賽難度極大,全都超過了特種兵的身體極限。
參賽者要負重3540公斤,在毫無補給、前有圍堵、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在堪稱世界作戰環境最惡劣,最複雜的愛沙尼亞東部的原始森林裡,進行4天3夜的長途奔襲,完成14項高難度的技術課目。
以往進行的每一屆競賽中,參與圍追堵截的假想敵——愛沙尼亞國防軍,總數都會一千人之巨。
等於會有整整一個團的正規軍,對區區一百多人進行圍追堵截。
幾個人打一千個人。
要想活下來,可想難度有多高。
更彆提競賽規劃的場地,主要設在愛沙尼亞首都的塔林地區,東南部那片荒無人煙的原始森林區。
競賽區域達2400餘平方公裡,無人原始森林的覆蓋率達90%。
森林中鬆枝、腐葉層層疊疊,有的地方踩下去如同踩進雪花裡,能把你的整個腳掌都陷進去。
還有各種枯枝、朽木七橫八叉,濕滑的青苔遍地。
基本無路可走,隻能自己開路。
更彆說這片地方沼澤地占50%,部分沼澤地下還有流沙,要是不小心陷進去,哪怕棄權請求緊急救援都來不及。
所以前來參加競賽的特種兵,都有可能死在這場競賽途中。
此外。
愛沙尼亞這裡本來就晝夜溫差大,氣候多變,現在進入到了秋季,氣溫本就已經降了下來。
夜間原始森林中的溫度更低,基本都是在零度以下。
這對於本就考驗特種兵的耐力毅力,四天三夜都沒有時間睡覺,全程都會被安排任務的競賽規則來說。
低溫的環境下又沒法休息恢複,大大增加了比賽的難度與挑戰性。
根據陳軍所看的文件資料顯示,在以往進行的每一屆阿爾納突擊競賽中,都會有好幾隻隊伍被這難度所打倒,擔心死在競賽途中被迫選擇棄權。
歐洲部隊骨子裡有投降的基因,比個賽不想丟了小命很正常。
榮譽對於他們來說,必然沒生命重要。
而中國軍人是世界最獨特的,更是全世界唯一視榮譽高於生命,刻在中國軍人骨子裡的。
從拿到名額為國出征那一刻起,陳軍在內的每一名參賽隊員心中,就隻剩下唯一一個念頭——
為國爭光!!
哪怕是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不過雖然不管是領隊的陳軍,還是作為隊員的成才和吳哲等人,都沒有畏懼惡劣環境的死亡威脅。
但想到競賽環境如此惡劣,稍有不注意就可能慘敗,眾人不禁壓力倍增。
陳軍更是暗自咬牙——
此行要麼贏,要麼死,沒有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