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正式和預備選手共計10人,看完競賽手冊裡麵的內容之後,心裡頭的壓力其實都還挺大。
也挺佩服設計比賽規則的人,搞得這麼複雜是真會玩。
為了滿足競賽的各項規則,首先要做的就是填寫隊員名單,準時把中國一隊和中國二隊的名單報上去。
這件事很重要!
賽事方對中國隊本來就有偏見,且通過競賽規則可看出時間觀念很重,中國隊要是不能及時把名單報上去,賽事方肯定會從中挑毛病。
要是因為報送名單超時,導致中國隊沒法參加競賽,來這亮個相就得回去。
那可真是丟大臉了。
彆以為賽事方做不出這種事,這年頭國外對中國的惡意,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出來。
在這之前發生的事就不說了,後麵會發生的事更是人神共憤。
99年炸大使館,01年的撞戰鬥機。
這兩件事都是某國在背後主使,刻意針對中國的強行打壓,其囂張的行徑,簡直是讓人發指。
中國決定在九八年這個時間點,借著信息化軍改的風,參加這一場國際性的特種兵競賽。
最核心的原因就隻有一個。
其實就是為了擴大國際影響力。
通過展現中國的軍事實力,讓中國在世界上有足夠的發言權,而不至於讓某國一直抹黑打壓。
而要想在國際上有足夠影響力,其他什麼東西都隻能夠靠邊站,唯有拳頭足夠硬才是真理。
所以……
陳軍一行人參加特種兵競賽,遠不僅僅表麵上拿冠軍那麼膚淺。
背後還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那是屬於大國之間的博弈,屬於國家的深謀遠慮,正式走向世界的起步。
隻有中國軍人足夠強,中國軍隊足夠猛,才能讓世界尊敬中國。
正是因為這裡麵所代表的意義,陳軍心中的壓力才會如此之大,不敢有哪怕一絲一毫的鬆懈。
此次是中國軍人首次出國比賽,首戰必須打出一個開門紅。
沒有第二條路!
要是中國隊不能打出好成績,那可不是丟臉丟到了國外那麼簡單,那可是會影響到國際聲望。
其所這層的負麵影響,根本無法用筆墨來形容。
因此陳軍在出征時喊出的口號,才是那一句帶著視死如歸,帶著破釜沉舟意誌的軍令狀——
“要麼贏,要麼死!!”
帶著這份破釜沉舟的決心,陳軍把目標直接定在了冠軍,不管是哪個國家,隻要擋在前麵全部乾掉。
為了能夠達成這個終極目標,陳軍必須在分隊上做出偏頗。
那就是集所有精華,組最強鋒刃。
從八個人中挑出四個最強的,最適合這一場原始叢林競賽的隊員,組成一支最強的中國隊。
由這個隊來負責衝擊冠軍,為國家拿到國際軍事競賽的首個冠軍。
第二隊則是作為輔助隊伍,目標是爭取拿第二名,同時還要設法保“主隊”,在必要的時候做出犧牲。
陳軍的想法是很極端的,也是成功率最高的打法。
然而李大勇大校卻並不同意!
作為中國代表團的團長,李大勇大校對比賽安排有一定的話語權,有足夠的權利約束作為隊長的陳軍。
李大勇大校屬於典型的中國性格,也就是偏向於儒家主打的中庸。
陳軍這套一主一輔的配置,在他看來過於激進,萬一為主的這一隊出意外,那中國隊徹底沒了奪冠機會。
李大勇大校更傾向於中庸平衡,把八個人的實力進行平均分配。
把雞蛋平均放到兩個籃子裡,這樣即便其中一個籃子打翻了,還有另外一個籃子裡的雞蛋。
等於就是兩支隊伍齊頭並進,比一支隊伍單獨衝鋒希望更大。
至於兩支隊伍實力平均下來,實力沒有辦法達到巔峰這問題,李大勇大校有屬於它的合理解釋。
起碼他認為合理的解釋!
首先就是這場競賽的規則很明顯,不能夠提前抵達,在李大勇大校看來,就不需要太強的實力。
主要考驗選手的堅持與毅力,能否撐過七十八個小時不休息。
而這是中國軍人都不缺的。
其次是中國隊的這十名選手,每個隊員的實力在他看來都差不多,區彆無非就是專長不同。
李大勇大校是軍委派下來的,對比賽隊員的了解完全是紙麵資料。
從資料上看……
除了做隊長的陳軍比較變態,幾乎就是一個無缺陷的八邊形戰士,讓李大勇大校都不得不感歎一句:
“現在的年輕人,都能這麼猛了嗎?”
剩下其他每一個隊員,個人資料基本都差不多,隻是擅長的方麵各有不同,都是很優秀的選手。
李大勇大校以他的經驗和邏輯,認為每一個隊員都有衝擊冠軍的潛力。
既然每個隊員實力都能衝擊冠軍,那就隻需要根據個人所擅長方向,均衡搭配出兩支隊伍即可。
完全沒有必要去冒風險,挑出最強的四個人組一起。
李大勇大校沒有下過基層,一直都是在機關單位工作,不了解競賽的機製,有這種判斷完全很正常。
如果要是追求保險和穩定,比如穩拿前三就足夠了。
李大勇大校這種中庸的選擇,也確實是更加的穩妥,隻要不出什麼大意外,兩手準備確實更有優勢。
從正常人的角度去分析的話,也會認可李大勇大校的決定。
畢竟第一次參賽,盯著冠軍屬實太狂。
按照常理來說。
對於第一次參加國際賽事,且現代特戰還剛萌芽,還處於發展中的國家來說,能拿前三就已經是很大的成功。
畢竟這次參賽都是歐美國家,現代特戰起步幾乎都比中國早。
最主要的是作為歐洲人,從小就在這裡長大,他們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更加適應這裡的氣候。
所以李大勇大校選擇保三爭一,也確實是有足夠的理由。
然而陳軍屬於是開了掛的人,隻要他出現就不能以常理來結論,開了掛還隻想拿第三那也太丟人了。
所以陳軍對於李大勇的“中庸”,想都沒想就持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