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這輩子已經到頭的軍銜,大概率還能往上麵再走幾步。
曾經夢想的東西,正在照進現實。
……
愛沙尼亞是以林業為主的國家,森林覆蓋麵積達75%以上。
主辦國把競賽區域選在森林茂密、沼澤連片、道路崎嶇、障礙重重、各方麵都極其惡劣的地區,為的就是考驗各國特種兵。
競賽規則是嚴格無情的。
麵對惡劣的地理環境和條件,哪個隊伍有智有勇有謀,誰臨場發揮得利索,誰更能吃苦耐勞,誰就擁有主動權。
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可是我軍的核心精神之一。
正是有了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中國隊才能戰勝惡劣環境,在競賽中體現我軍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
震驚一眾歐美代表團和組委會,一舉打響中國特種部隊的名氣。
隨著六公裡越野中國隊再拿第一,中國隊已經成為了毫無疑問的熱門,剩下的比賽都被格外關注。
而中國隊也是越打越有信心,潛能都被激發了出來。
成績一場比一場亮眼!
當進入到飛刀投擲競賽項目時,中國自古就有暗器這一門行當,中國隊員的表現也沒有辱沒“祖學”。
中國一隊的隊長陳軍,和中國二隊的齊桓作為代表上場。
兩人在這個科目都心不慌、手不抖,將在部隊所學的技術完全運用,來到了15米外的位置站定。
“嗖嗖嗖。”
三把飛刀,先後飛出。
兩人射出的三把飛刀,沒有一把飛刀射偏或者落靶,全部都非常的精準,紮入人體靶的紅圈內。
能精準命中一把或兩把飛刀,場上的選手十之八九能做到。
可三把飛刀全部精準命中靶心,淘汰至此剩下的近百號選手中,僅僅隻有三名選手做到了。
陳軍和齊桓與愛沙尼亞一名隊員,三人也因此獲得了“飛刀王”的美稱。
……
四天三夜的競賽既是人的體力、技能的競賽,更是人的毅力與意誌的競賽,堅持到底方能獲得勝利。
否則哪怕前麵走了九十九步,倒在最後一步也是失敗。
隨著飛刀項目結束,競賽進入最後階段。
狂風暴雨就像是沒有儘頭似的,這是對比賽隊員們體力的考驗,更是意誌與毅力的考驗。
眼看隻剩下最後的競賽科目——
穿越死亡戰線!
參賽隊員們需要頂著瓢潑大雨,在已經堅持了三天半白天加三個晚上,精力和體力已經接近枯竭的情況下,還得完成相當於二十公裡的急行軍的科目。
這對參賽隊員們來說,難度確實是有點超標了。
最後的淘汰潮,開始爆發了。
有歐美參賽隊員陷入敵人重圍,被俘虜了多次劃分卡已經超出標準,倒在了成功前的最後關口。
有的在中途實在是撐不住,為了不死在比賽路上,選擇了棄權退回大本營,
還有的外軍領隊滿身火氣,氣勢洶洶的向國際裁判團提出抗議,表示無法忍受這種殘酷的競賽。
……
一個接一個參賽隊伍被淘汰,各種精彩的好戲也是輪番上場。
隻有中國隊員們個個無怨無悔,謹記出國前所立下的誓言——帶著冠軍回國,強撐精神繼續奮鬥在賽場。
哪怕愛軍假設敵司令“犯規”,竟下令使用“大哥大”和“對講機”等通信工具。
讓假想敵各部能更快的互報情況,集中兵力圍追堵截中國隊員,想方設法不能讓中國隊奪取冠軍。
假想敵司令佩服中國隊歸佩服,對中國隊實力認可歸認可。
這一場由歐美國家操辦的競賽,他還是無法克服內心的那一份私心,想把冠軍獎杯留在歐美國家。
冠軍要是被第一次參賽的黑馬帶走,不僅假想敵司令沒辦法接受,主辦方的一眾官員也沒辦法接受。
因此哪怕是違規使用手段,他也要把冠軍留下來。
而陳軍知道中國隊已經被針對,心中卻並沒有哪怕一絲一毫膽怯,有的隻有對冠軍的執著。
堅持依靠自己手中的“GDS”導航儀,按照要求尋找各個任務目標點。
然後運用目測、望遠鏡、臂長尺等各種土方法,準確的掌握行進距離,向著目標一步步靠近。
作為組隊的中國一隊在努力,作為副隊的中國二隊也沒落下。
齊桓、吳哲、拓永剛和巴特爾四人,各自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用智慧和勇敢躲一股股“敵人”的圍追堵截。
隻剩下剩下最後一個競賽項目,誰也不想在這裡倒下。
……
中國一隊一會兒迅步行進,一會兒跑步衝刺,一會兒四個人分開,一會兒又再次合並到一起。
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目標就是通過交戰線。
完成最後競賽項目,把冠軍抱回國。
可當一隊進入一麵環山、一麵環林、一麵環路,一麵環沼澤的交叉地段時,比賽至今最大的危機來了。
忽然山、林、路這三個方向,都有很明顯的敵情顯示。
陳軍的腦海裡都能夠出現,愛軍假設敵像電影裡日本鬼子大掃蕩似的,大喊著八嘎向自己包抄過來。
唯一沒有敵情的是正前方的路。
這條路雖然沒有敵情出現,卻有著極其致命的危險。
因為在這下了近一天的大雨下,眼前這片沼澤的水已經到了小腿一半深,一眼看過去就像是廣闊的湖。
所以沒法預料一腳踩下去,前麵究竟是沼澤坑還是地麵。
搞不好一腳下去,人就到了泥坑裡。
眼前已無路可走,另三路有追兵,幾乎已成死局。
成才三人都急了。
而且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
如果繼續待在這個地方,最多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假想敵大軍會包圍過來,中國一隊可就真的插翅難飛了。
陳軍看了眼左右和後方,最後又看著前麵危機重重的沼澤。
眉頭深蹙,眼神深邃。
到了抉擇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