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加入WTO世貿組織!
一旦中國成功加入到世貿組織,那麼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就能通過組織,進一步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
而隨著貿易自由化的進程發展,中國的對外貿易必然會大幅度上漲。
隨著中國和全球的貿易自由化,各種各樣的商品就需要通過途徑運輸,在中國和世界之間進行“搬運”。
那麼對遠洋運輸的需求,必然會成倍的快速飆升。
遠洋運輸需要的都是大型貨輪,尤其是那種上萬噸的大型貨輪,從訂購到下水都是按年算的。
如果能提前做好足夠的準備,讓公司儘可能擁有更多的貨輪。
那麼……
陳振華相信中國加入WTO後,家族企業必然能夠乘著這一股東風,更上一層樓走向全新高度。
至於若是中國沒有加入成功,提前擴張團隊帶來的運力剩餘,到時候很可能會把集團給拖垮,陳振華依舊能夠接受。
做生意就不可能有包賺的,要想發大財就得去賭。
更何況這一波賭,陳振華贏麵很大。
而且之前在跟陳軍的聊天中,做兒子的陳軍也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給出了高達百分之九十的概率。
就是出於這種種方麵因素綜合,最終讓陳振華下定決心。
就賭老本行,大力發展海運。
至於陳軍說的未來新興行業,陳振華自己對互聯網完全一竅不通,而且是未來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
陳振華還真就不敢輕易下水,貿然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
不過。
雖然對開互聯網公司沒上手,但是陳振華並不是完全沒有聽陳軍,還是給了獨苗苗兒子很大麵子。
在陳軍再三叮囑的小型無人機領域,專門找人去做了大量調查。
並且還準備了整整五百萬,用來打造一個全新子公司,主攻新興科技方向,首個項目就是小型化無人機。
現在公司的執照都已經下來了,名字就叫做“大江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並且通過在魔都打拚多年,積累的人脈關係和手段,已經把公司框架立起來,招聘了各部門基礎人員。
現在隻缺最關鍵的核心——
研發團隊!
一家科技創新公司最主要的核心,並且是沒有之一的存在,就是一個有足夠實力的研發團隊。
就好比一家餐廳裝潢再好,投入的資金再多,必須要有好的廚師團隊。
做不出好吃的菜,一切都白搭。
一家科技創新公司同樣如此,沒有實力強大的研發團隊來開發新科技產品,那等待這家公司的隻有“死亡”。
好的科技創新研發團隊非常難找,尤其是在封鎖嚴重的當前形勢下。
老美為了壓製東方巨龍的崛起,在人才領域的壓製是非常嚴重的,已經在領域上有響當當名氣的大佬,陳振華想要拉到旗下根本不現實。
不是說看不起陳振華的實力,實在是這個級彆的集團,根本鬥不過老美霸權。
陳振華在過去的這一年時間裡,哪怕啟動海外航運多年積累的國外人脈資源,也沒能搞到相關行業“大佬”。
即便陳振華通過各方麵調查,知道相關人才主要集中在歐洲和美國,可依舊沒能挖到一個大佬來國內。
不是陳振華出不起高價錢,而是有各種神秘力量在限製。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
雖然在國外努力一年一無所獲,但是期間對這個領域有了一定了解,再加上陳軍聊天中有提到過。
陳振華通過朋友的牽線搭橋,聯係上了香港科技大學的李澤湘教授。
作為一個跟隨父輩打拚的商人,陳振華對技術領域完全一竅不通,也對這個李澤湘不是很了解。
隻知道他是香港科技大學裡,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大佬”。
在行業裡有一定影響力。
陳振華沒辦法找到國外的大佬,隻能把希望放在這個李澤湘身上,在他看來機器人和無人機就是一類的。
隻要能夠搞定這個李澤湘,那肯定就能搞定研究團隊。
畢竟這可是香港科技大學的教授,帶出來過的學生不知道有多少,由他牽頭組建研究團隊,可以說是分分鐘的事情。
一個人就能帶起一個研究團隊,這就是行業大佬自帶的巨大優勢。
為了確保最大可能拉攏李澤湘,陳振華決定學一下三國的三顧茅廬,親自上門拜訪邀請他加入公司。
就在陳振華準備出發之際,接到陳軍電話說要回家探親。
想著陳軍對科技領域更懂,陳振華覺得讓陳軍跟他一起去拜訪,或許能增加拿下李澤湘的概率。
所以陳振華才放棄了出行,特意等到陳軍探親回家。
現在陳軍專門把他叫到書房,向他了解有關科技初創公司的事情,陳振華正好順著話就全盤托出。
陳軍聽完後大為震驚,忍不住暗歎:“沒想到,我當初隻是提了一嘴,香港之前被英國控製,號稱亞洲四小龍,肯定有不少的行業翹楚。
要是在實在找不到研發團隊,可以去香港嘗試。
沒想到,真沒想到,竟真讓自家老爹給找到了,而且還開到了至尊卡,在未來有著大疆公司的‘教父’之稱,幾乎完美專業對口的李澤湘教授。
要是真能把李澤湘拉過來,那未來的大疆公司創始人汪滔,不出意外,也會成為公司研發團隊成員。
讓未來幾乎壟斷全球的大疆,完美轉化為陳家的大江。
而且,有了陳家的大資金注入,以及陳軍這個未來人的研發方向指引,大江的發展肯定比一開始起步時,東拚西湊才兩百萬的大疆,快上數倍不止。
在二零零二年,甚至二零零一年,研發出我國的第一代小型無人機,很可能將會變成現實。”
妙!
簡直太妙了!
想到未來的無人機巨頭企業,能夠成為自家公司的一部分,助力自己打造全球最強的合成部隊。
陳軍的心跳就忍不住加速,腎上腺素都被刺激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