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的戰前會議開了2個多小時,基本都是俄軍的軍官們在討論,陳軍和滿廣誌隻帶耳朵不帶嘴。
開完會都已經過了中飯時間,看起來紅軍的乾部們都兢兢業業。
一個個忙的飯都顧不上吃!
可是在聽了全程的陳軍看來,俄軍的團級乾部們就是在“磨洋工”,花了大把時間才討論出方案,隻能說明他們工作效率低,和履職能力一點不相關。
原因就是最終製定的作戰方案,在陳軍看來實在是太普通了。
普通到不說讓陳軍來動腦,哪怕是丟給國內的團級乾部來討論,恐怕都不需要半個小時就能搞定。
陳軍是真的搞不懂這群俄軍,這麼簡單的戰術怎麼要討論那麼久。
本來還想著可以過來學點東西,出國了好歹也要見點世麵的滿廣誌,也是越聽越懵逼一度懷疑來錯了地方。
俄軍好歹是當初的超級發達國家,解體後繼承了大部分“遺產”的龐然大物。
在滿廣誌想來……
不說俄軍的現代化軍隊建設速度,能趕得上同為超級發達國家的美軍,起碼也在歐洲陸軍水平之上。
可實際站在現場聽了半天,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
俄軍不僅思想依舊很老舊,基本就是二戰傳統作戰理念的延續,就是現在愈發重要的戰術打法上,也還是被老一套嚴重束縛,幾乎和二戰蘇聯陸軍沒什麼區彆。
就和如今俄軍的部隊差不多,現代化改革的進程極其緩慢。
中國野戰部隊都早在多年前,完成了摩托化到半機械化的改革後,又幾乎完成了全麵的機械化改革進程。
現在已經再一次推進改革,從機械化向信息化進化。
而參加這次演習的中央師,可是俄軍標準的精銳部隊,卻還隻是個摩步師而已,距離機械化都還有很長距離。
最搞笑的是俄軍主力都沒有機械化,並不是軍工科技程度沒有達到。
在冷戰階段蘇美軍備競爭下,俄軍搞出了很多的高科技軍事裝備,陸軍的武器裝備同樣也是更新迭代。
其中BTR80輪式裝甲車、BTR90裝甲運兵車、BMP步兵戰車、龍卷風火箭炮車和T80坦克等等。
這些全機械化的作戰車輛,在這個時代都是排得上號的好東西。
俄軍要是想搞機械化部隊,起碼在軍備科技上是支撐得住的,甚至搞合成營都能夠撐得起來。
奈何蘇聯解體後遺症比較大,大到讓俄羅斯根本承受不住。
首先是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導致國內經濟出現劇烈動蕩,經濟陷入了困境,政府財政必然緊張。
本來占生產總值大比重的國防預算,一刀下去把大動脈都砍斷了。
軍隊彆說是再采購更多裝備,就連現有的裝備維護保養,最基本的係統更新等,都沒有足夠的人員和資金支持。
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選擇性放棄,勉強支撐軍隊運行。
軍工體係沒有了軍隊需求支撐,沒有大量的資金注入到軍工體係中,俄國的軍工企業可就遭大罪了。
協作鏈條斷裂,資金匱乏,大量軍工企業倒閉,軍事研發能力直接開倒車。
俄軍的經濟一直都起不來,軍工體係基本上已經崩盤,沒有足夠的資金注入,哪裡有能力能進行改革。
能夠維持大多數部隊的摩托化運轉,就已經是如今俄軍的極限。
沒錢什麼都乾不了。
哪怕有科技,有技術,也隻能乾瞪眼。
就是這麼殘酷。
好在俄國的救世主現在已經降臨,普大帝在去年就已經代理總統,在今年三月份已經正式當選總統。
俄軍在普大帝的一路帶領之下,才讓俄軍沒有徹底跌入泥潭之中。
依舊保持在國際上,有一定的話語權。
俄國換了個強硬的一把手上台,軍隊的發展迎來了一次大契機,讓這次負責演習的俄軍上層高級軍官,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明顯是有改變傳統打法的想法。
所以才會在演習開始前最後時刻,製定出了兵種相同的紅藍兩軍,並且還是俄軍現在很少見的“偽合成團”。
三個團合並成為一個加強團,已經有合成旅的那個意思。
而這是東方2000戰略演習的出現,看著好像是為普大帝的上位露出肌肉,實際大概率是對俄陸軍改革的探路。
這次演習中各部隊的表現,都將影響俄軍接下來的軍隊改革。
隻可惜改革不是一蹴而就。
也不是想說就有的。
俄軍上層雖然有改革的心,但是還得要有人來具體實施,有人能夠站出來領導,以及足夠的軍費支撐。
可惜俄軍沒有陳軍這等絕世天才,參加演習的團級軍官都是“老古董”。
從他們製定的戰術,就足以一窺全貌。
紅軍最終定下的戰術打法,在一眾俄軍軍官看來可能非常的實用,可在已經走在時代前沿的陳軍來說,簡直就是不忍直視。
俄軍的打法核心竟然是“步坦協同”!!
整個過程詳細來說就是,讓摩步團留下一個營作為後備支援力量,剩下的兩個營坐卡車機動到陣地前沿。
(PS:摩托化部隊不是坐摩托,而是士兵可以坐卡車機動,到了目的地後下車,徒步進行作戰。
機械化部隊是開裝甲車作戰,能夠在裝甲車掩護下作戰。)
然後讓坦克團派出主力坦克,負責給步兵在前麵做盾牌,順便提供一定火力,掩護步兵衝擊藍軍陣地。
如果藍軍的抵抗非常凶猛,那坦克和步兵先退下來。
讓炮兵團的重炮上場發揮,把重炮架起來瞄準藍軍陣地,給他們來一番洗地,然後步兵繼續進攻。
炮彈炸完步兵協同往上衝,步兵協同衝完炮彈炸。
這特麼不就是標準的二戰打法!
就這麼簡單到離譜的戰術,陳軍和滿廣誌是真想不通,用得著討論兩個小時?難道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哪怕其中有那麼一點小細節。
比如摩步團的偵察連出動,到前線去收集藍軍的情報;
比如炮兵團把重炮架在哪裡,畢竟不是機械化部隊的重炮,裝在車上隨時都能跑,牽引炮架設移動都是個複雜活。
要是不能夠找個安全的地方,卡敵方炮兵的射程射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