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的信息數字建設一直都很差勁,哪怕往後延伸二十年也沒有什麼長進,俄烏戰爭真把臉都丟儘了。
二十年後都這麼垃圾,現如今可想而知。
藍軍部隊沒法反製通訊乾擾,導演部的裁判同樣是無可奈何。
鋼七營這邊所發生的事情,仿佛完全被隔絕開來,除了鋼七營和被滅的藍軍外,再無一人得知其中情形。
右翼第二道防線的其他藍軍坦克連,壓根不知道他們已經被紅軍盯上。
坦克毀滅者正在瘋狂屠殺!
藍軍右翼這邊出現詭異情況,引起了導演部的極大興趣,不過也就僅僅隻是興趣,帶著幾分好奇的那種。
主要注意力還是在大戰場這邊,關注這場關乎紅藍勝負的大戰。
而紅藍兩軍經過近半小時休整,作為進攻方的紅軍率先沉不住氣了,再次向藍軍第二道防線發起了進攻。
陣容非常的強勢。
兩個坦克連的二十輛坦克,呈前後“二”字陣型向前推進。
前麵的一排坦克作為主攻,負責衝擊藍軍的坦克防線,後麵一排坦克作為輔助,提供火炮打擊和保護步兵前進。
儘管陣型方麵有一定的變化,可實際就是屬於步坦協同的變種。
紅軍的進攻態勢強硬。
作為防守方的藍軍也不弱。
經過這半個小時的整頓部隊,藍軍第二防線已經彙集了兩個坦克連,還有總計兩個半連的步兵。
坦克總數上比紅軍少一個連,步兵比藍軍要多一個連。
總兵力差不多。
戰鬥力其實也差不多。
當前鋒偵察兵帶回前線的情報,得知紅軍派出了兩個坦克連和一個步兵連,向藍軍第二道防線發起衝擊。
藍軍這邊絲毫不帶慫的,立馬憑借防守方的優勢,在第二道防線擺出防禦陣型。
同樣是兩個坦克連頂在前麵,同樣有一個步兵連跟在坦克連的後麵,剩下的步兵在兩側叢林打掩護。
將近十分鐘後。
紅軍大部隊出現在藍軍視野中,二十輛坦克轟隆開過來的場麵還是很震撼的,不愧於裝甲巨獸的名頭。
藍軍所有坦克炮口都已調好,就等紅軍進入最佳射程就開乾。
爭取開局轟掉紅軍幾輛坦克。
結果紅軍並沒有盲目的往前衝,顯然指揮官還是有幾把刷子的,把部隊停在了四五百米開外。
摩步一營之前來打過第二道防線,大概知道藍軍第二道防線的位置。
紅軍這一次進攻更加謹慎,選擇了先派偵察兵過去探路,把藍軍具體位置搞清楚,以防被藍軍打先手造成損失。
而藍軍同樣派出了大量偵察兵,過來偵查紅軍這邊的情況。
於是乎。
兩邊的坦克還沒開始交火,互相派過去的偵察兵,卻在中間先一步發生了碰撞,劈裡啪啦的打了起來。
紅藍雙方中間四五百米的緩衝帶,成為了雙方偵察兵對決的戰場。
紅藍兩軍都來自於中央師,都是屬於同一個門派下的弟子,學的招數都一樣,打起來自然是半斤八兩。
不可能有鋼七營特戰排和特偵營,那種單方麵對毛子偵察兵的碾壓。
結果就是雙方偵察兵打了半天,最終誰也沒能討到好處,都沒能成功突破對方,偵查到對方部隊的情況。
雙方不得不停止了這種,基本屬於毫無意義的戰鬥。
藍軍在這場演習中是防守方,探查不到紅軍部隊的詳細情報,對他們來說,並不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沒有情報那就不亂動,靜觀其變就好。
防守方有的是時間靜觀。
紅軍作為進攻方就不同了,拿不下陣地他們可是會輸的,沒有那麼多時間靜觀,他們必須拿出動作。
既然偵察兵被藍軍給擋住了,沒有辦法滲透過去偵查情報。
那就用最傳統的打法——
用大炮炸!
具體作用類似於中國的打草驚蛇,通過用大量的炮火進行推進式打擊,把隱藏的藍軍坦克逼出來。
知道藍軍第二道防線在哪裡,坦克的位置能夠預判個大概。
再加上總指揮德米特裡出發前,答應了會派出他旗下的一個炮兵營,三個炮兵連的炮彈也足夠用。
“打草驚蛇”大概率是有效果的,於是前線紅軍指揮便上報給了指揮部。
總指揮德米特裡覺得方案可以,通過了打草驚蛇的打法,隨後向炮兵二營下令,對藍軍標注區進行範圍打擊。
紅軍炮兵營早就已經就位,得到命令很快便展開了行動。
“轟轟轟……”
幾十門炮一起開炮,陣仗非常的壯觀。
可全場最忙的卻不是紅軍炮兵二營,而是負責這個炮兵營的導演部裁判。
他需要根據炮兵發射的諸元數據,對接計算出炮彈的落點範圍,然後再和藍軍那邊的裁判進行對接。
隻有藍軍的坦克在落點範圍內,才會被裁判判定為被炮彈命中摧毀,由裁判來負責觸發坦克的演習裝置。
紅軍炮兵轟隆轟隆的開炮,裁判就得呼哧呼哧的猛算。
筆杆子都要算冒煙了。
紅軍炮兵轟炸了兩三分鐘後,藍軍這邊還真有坦克被瞎貓碰上死耗子,被裁判判斷為被炮彈命中摧毀。
藍軍這邊眼看紅軍炮兵沒完沒了,打了半天都還不帶停歇的。
藍軍惱火了!
這裡可不是隻有你紅軍有炮兵。
儘管之前左翼的炮兵營,被中方的鋼七營莫名其妙的搞掉了,可是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補過來的炮兵營早已就位。
紅軍用炮彈瘋狂洗藍軍的陣地,藍軍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反製紅軍。
藍軍的炮兵營也把炮全架了起來,通過估算藍軍坦克所在的大致方位,同樣開始了碰運氣的洗地炮襲。
雙方坦克和步兵都沒動,炮兵倒是展開了第二場較量。
演習開始到現在已經兩天,對轟的兩個炮兵營都是屬於後備部隊,早就已經在後方憋得不行。
現在終於有了放肆轟的機會,打得那叫一個痛快了得。
打的人很過癮,看的人也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