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損比:0比1350!!
這誇張的戰績,說出去都沒人信,卻被鋼七連硬生生打出來了。
而達成全新史詩級成就的陳軍,依舊還不滿足於眼前這個戰績,他的目標是搞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全新紀錄。
0比3000!!
為了完成這個極富挑戰的記錄,陳軍不得不加快進攻的步伐。
不是說陳軍擔心鋼七營辦不到,而是擔心要是被藍軍指揮部得知,整個右翼前線已經全部被殺了個乾淨,藍軍總指揮會受不了打擊直接投降。
所以陳軍必須在暴露之前,儘可能多的乾掉更多藍軍部隊。
右翼的前線已經清了個乾淨,戰鬥部隊隻剩下位於前線後方,戰鬥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開過炮的炮兵營。
偵察兵已經把他摸了個底朝天,細致的情報已經傳達營部。
部署在右翼的炮兵營是榴炮營,裝備的是18門122mm炮D30牽引榴炮,後勤、士兵加軍官共計200餘人。
乾掉這個藍軍炮兵營,鋼七營的斬敵數將突破一千五百。
最主要的是炮兵沒有人保護,幾乎就是白送的戰績,順手就能夠撿到手,陳軍又怎麼可能會錯過。
乾掉最後的坦克連後,陳軍就派遣的裝甲步兵三連過去。
將他們全部變成俘虜乾掉。
之所以不是用更加直接的辦法,像乾掉左翼炮兵營那樣用遠程炮擊的方式,將這個右翼的藍軍炮兵打掉。
而是大費周章的派出裝甲步兵,跑了幾公裡過去變俘虜後乾掉。
原因還是和前麵一樣。
就是儘可能拖延暴露的時間,儘可能慢的讓藍軍總指揮部反應過來,開炮的動靜那麼大顯然不適合。
二十分鐘後。
全速趕路的裝甲步兵三連,忽然出現將炮兵營包圍了起來。
麵對這支宛若神兵天降的部隊,炮兵營的反應比前麵的藍軍步兵連和坦克連更大,因為他們受到了衝擊最強。
要知道在炮兵營現在的認知中,他們前麵可是有著整整兩道防線。
加起來有近一個團的兵力!
明明前麵有著銅牆鐵壁在擋著,結果敵人卻突然出現在自己的麵前,這詭異的情況擱誰身上不迷糊。
掛著紅旗的部隊怎麼過來的,炮兵營戰士們絞儘腦汁都想不明白。
好在想不明白,不影響結果。
就像是對付前麵的坦克連那般,近戰能力幾乎等同於無的炮兵營,在裝甲步兵三連的大軍包圍下,不得不乖乖的成為俘虜。
然後被強製性要求排隊列陣,挨個將他們的發煙罐拉線全扯了。
俘虜轉眼變成“屍體”!
隨著炮兵營被鋼七營連根拔除,就此正式宣布藍軍右翼真的徹底失守,再沒有哪怕一個能戰鬥的兵。
等於藍軍右翼的戰鬥已經結束,接下來怎麼走對鋼七營很關鍵。
陳軍搞戰術是標準的獨裁分子,但是涉及到戰略謀劃,他更願意集思廣議,大家一起來討論商榷。
於是陳軍把營部眾人召集到一起,就在簡易搭建的偽裝帳篷裡開會。
“藍軍右翼的戰鬥基本已結束,但我們的戰鬥還沒有結束,零比三千是底線,我們必須去拚一把。”
陳軍作為團隊絕對的核心,闡明核心後便開始分析。
“我們現在有兩個戰鬥方向,要麼參與到左翼的大戰中去,與紅軍大部隊一起,將藍軍部隊全部肅清。
要麼趁著藍軍剩餘的力量,基本都已經被左翼牽扯,直奔藍軍的大後方而去,給他來一個釜底抽薪。
這兩個方案各有優劣,究竟怎麼打,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現在戰鬥已趨向於白熱化,每一分鐘的時間都顯得很寶貴,陳軍沒有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討論,所以他直接總結兩條方案,讓大家在框架中去討論。
這樣能夠大大的提升效率,也是目前對鋼七營來說最有利的方式。
“我覺得吧……”
高城作為營長首先發言說道:“根據我們現在收集的情報,左翼大戰場那邊,紅藍雙方打得很激烈。
總體來說誰也沒有占優勢,短時間內很難分勝負。
可這裡麵有個決定性因素,那就是雙方保持現有兵力,一旦雙方之間天平被打破,勝負很快就會出來。
我認為這是個極佳的機會,我們可以趁機進去收割一把,讓紅軍那群俄國佬為我們鋼七營做嫁衣。”
高城的分析確實有他的道理,螳螂捕蟬最怕後麵有麻雀。
紅藍雙方現在誰也搞不定誰,鋼七營這時候要是加入進去,絕對是生猛的存在,很快就可以將與紅軍大部隊糾纏半天,戰鬥力嚴重下滑的藍軍一網打儘。
可事情往往都是多麵性的,絕對不能夠隻看其中一麵。
滿廣誌便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針對高城的話提出疑惑道:“高營長說的沒錯,我們加入到左翼戰場,確實能讓藍軍土崩瓦解,絕對撐不過兩個小時。
可彆忘了,我們還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要拿下0比3000的傳奇戰損比,讓鋼七營成為傳說中的存在。
如果按照高營長的打法,鋼琴的加入肯定會讓藍軍迅速潰敗。
可是紅軍大部隊投入了大量兵力,到時候即便保守估計,也還能剩大半個團,直接作戰人員比我們隻會多不會少。
藍軍潰敗紅軍不會袖手旁觀,肯定也會趁機分一杯羹,我們想要把人全吞下,恐怕是不可能了
這可是藍軍最後的大股部隊,要是不能夠在這個地方吃到一口大肉,我們又怎麼可能完成得了目標?”
滿廣誌提到的點確實很關鍵,就連高城也沒有進行反駁。
0比3000的傳說中存在的戰損比,有機會挑戰誰都不想放棄,一旦錯過了絕對將會是一輩子的遺憾。
因此。
隻要哪怕有百分之一的機會,所有人都想拚的全力去搏一把。
“既然加入到左翼戰場上,存在這個目前看來,幾乎無法解決的矛盾點,那我們不就隻剩下一條路了?”
教導員馬天祥皺著眉頭沉吟著,想說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要是能讓紅軍大部隊退軍,那這個問題不就能夠解決了?”一名參謀站出來,提出了不同的設想。
可他的話音才剛剛落下,就被另外一名參謀給否決了。
“紅軍大部隊退軍絕對行不通,不說紅軍大部隊已經和郎君打了那麼久,付出了那麼多的代價,不可能這時候退下。
就算紅軍大部隊同意這時候退兵,我們也不能夠頂上去,正麵硬撼近一個團,實在是太危險了。
0比3000的目標,彆隻看後麵3000,還得看前麵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