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未來老謀子的新東家,也跟陳瑾有過一樣的想法。
也就是張一謀牽頭,中美合作一部超級商業大片。
但是,他走錯了路子。
《長城》!
一部由樂視、環球、傳奇和中影四家中美巨頭聯合牽頭投資的影片,耗資1.5億美金,更是邀請了好萊塢炙手可熱的馬特·達蒙、佩德羅·帕斯卡幾個,外加國內的劉德樺、流量鹿含……陣容堪稱強大。
題材也是扣緊華夏文化,長城在全球也算是知名景點,月球上都能看到。
電影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其實是成功的,就是口碑不佳,評分超拉,屬於中美觀眾都不滿意的代表作。
比當年《功夫之王》,還要讓兩國人民不買賬。
好歹程龍李聯傑雙j合作的功夫之王,老美看了還是感覺很不錯的,評分在及格線以上,北美票房也不錯,拿下了5000多萬。
可《長城》,確確實實是一部超級沒底線的大爛片。
甚至,張一謀拍到一度崩潰的不想拍;因為連他都知道,包爛的。
拍到一半就知道肯定爛,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操作?!
資本隻能最後硬著頭皮上了。
要知道,張一謀的編劇功底本來就很差,又跟《功夫之王》一樣,找了幾個老外當編劇,這注定是不討好華夏市場的,老外怎麼可能理解的了華夏的文化?
而裡麵華夏演員和美國演員基本上平均分,這就導致了一個兩邊失衡的問題。
所以張一謀拍攝《長城》時,是分開拍的,拍著拍著他肯定知道,這電影絕對崩了。
不要覺得一個導演對自己的作品沒什麼判斷力!
越是牛逼的導演,越能掌控一個劇組,就因為……張一謀掌控不住了。
他駕馭不了老外。
最後沒辦法,隻能說華夏拍華夏的,好萊塢拍好萊塢的,怎麼統一風格?
電影上映就顯得特彆割裂。
但為什麼成功呢,因為票房,《長城》全球拿下了將近4個億美金,國內11.73億人民幣,北美將近5000萬美金,確實沒虧,還小賺了一些。
隻不過最終的票房,可能跟四家一開始預測的510億美金有出入。
可不管怎麼說,這樣的張一謀帶頭,中美合作的路子,是有錢賺的,前提是……電影的質量得過關。
你不能賺錢了,把自己口碑給毀了吧?
換句話說,如果《長城》的評分是7分甚至更高,票房肯定更好。
質量能讓中美都買賬,票房絕對不可能差。
其實,眼下就有一個成功的例子,擺在張一謀和陳瑾麵前,原本的時間線因為張衛平,張一謀合作的新東家樂視並沒有分析《金陵》為什麼成功。
至少,原本它在國內也算是成功的,票房6億+,而且是一部戰爭災難片。
國際上沒成功,是因為日本人的阻攔,北美上映就20個院線,它怎麼火?
沒地方給你上映。
一個好萊塢巨星在電影裡,一點都不違和,評分還達到了8分+!
《長城》的故事,老外違和,劇情割裂,就是因為它講的不是華夏故事。
中美合作,既然找一個國人導演來拍,也是華夏元素,那肯定得華夏人主導,包括編劇、主演。
未來的《哪吒2》已經為華夏電影出海打了一個樣,講好華夏人自己的故事,隻有國人買賬,海外的平台自然就會買賬,因為爆款核心是共通的。
憑什麼全球的市場要由好萊塢來主宰基調,文化本就是多元化的。
***
“我打算,拍一個西遊的真人電影!”
陳瑾朝著一旁的張一謀說著,這一直以來,就是陳瑾內心最狂妄的一個願景。
《大鬨天宮》體驗後,之前跟原本要拍西遊係列的導演張健亞也聊過,再加上未來《哪吒2》動畫的成功,全球第一IP真人電影,本就自帶熱度。
雖然說,拍砸了肯定會被罵的狗血淋頭,陳瑾一路積攢而來的口碑要麵臨下滑崩潰的境地。
但,不試試……怎麼知道不可以呢?
《流浪地球》一旦成功,可以讓國內的特效公司得到十足的進步,之後的所有心思,就是這一個西遊的真人IP!
不管最終怎麼樣,陳瑾是怎麼著也得拍一下的。
“西遊?”
張一謀顯然沒想到,陳瑾會說出這麼一個題材。
西遊……很難拍。
主要電視劇太經典,角色超越難不說,劇情出彩也不容易;最重要的,還是特效!
講故事、特效、表演,這電影的幾大基礎都不行,誰敢嘗試?
但恰恰是這樣的題材,才是走向全球的關鍵。
好萊塢寫的劇本,本就不適合國人。
一定要自己國家的編劇,自己國家的文化,主演主導,外加可能拉一個西方的好萊塢明星,當做票房提升,會起到很不一樣的作用。
其實這很好理解。
很多未來好萊塢大片中,隻要有國人參與,哪怕是個配角,電影票房也不會低,因為營銷會宣傳。
網友也會去看個鹹淡。
好萊塢明星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呢?
有錢能使鬼推磨,給錢多讓他演男二男三,有的缺錢的也是願意的。
隻不過資本覺得這樣不可行,老外資方覺得咖位不符合罷了。
“這光特效,就不是一般公司可以做的吧?”
“投資,也肯定不便宜!”
張一謀明顯覺得陳瑾在癡人說夢。
不僅僅隻是劇本問題。
當然,張一謀內心最擔心的,其實是演技。
沒人能演那隻猴子。
六老師也不行,因為拍電影,跟電視劇確實是不一樣的。
小熒幕的表演,壓根不是大屏幕那種超級放大,微表情都跟顯微鏡一樣透露在網友眼中的樣子;電視劇表演可以偷懶,電影偷一下,電影院裡看的真真切切。
演技不行就是駕馭不了,這是硬基礎。
所以劇本都是其次。
“磨!”
“十年磨一劍,磨到滿意的程度!”
“如果真要拍這種電影,肯定不是一兩年可以完成的!”
“最起碼45年!”
張一謀這種一年一部電影,絕對不適合,所以陳瑾得給他打預防針,也得讓他不要有每年多拍幾部的心思。
這老家夥就是想拍的太多,原本時間線被刺激了,一度向錢看。
現在,他顯然沒這種後顧之憂,所以西遊這項目給他,還是可行的。
陳瑾期望的……就是一個45年的周期,跟哪吒一樣,最主要的就是後期。
劇本和表演,其實陳瑾反倒是不擔心。
他演猴子可以,而且他第一部,肯定也不是《大鬨天宮》,而是《石猴出世》,試試水。
西海龍王這種,可以找個老外戴個頭套,跟漫威英雄、阿凡達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