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昭的提議宋露白自然覺得不錯。
她又道:“趙紅英做的蘿卜乾也好吃,你們也嘗了,到時候食品作坊也需要她。”
衛昭嘖了一聲說:“以前我還挺看不上她,現在覺得她會的還挺多,思想也比大部分女同誌都先進。”
衛揚把缸裡的水提滿後進來了,衛昭迫不及待的把棉鞋遞給衛揚。
“你瞅瞅,比供銷社裡賣的還好。”
衛揚知道宋露白在做棉鞋,以為這雙鞋全是宋露白的功勞,他毫不吝嗇的誇道:“我媳婦就是厲害,確實比供銷社裡賣的還好。”
宋露白有點囧,“鞋底子是我納的,鞋麵都是趙紅英做的,我也就是剛學會,還沒她這個水平,你看她的針腳多密,繡的花跟畫出來的一樣。”
衛揚麵不改色的說:“鞋底子裡縫的棉花也很均勻,你做的也很好,三姐都不會做。”
衛昭沒好氣說:“誇你媳婦就誇,用不著貶低我吧?”
“我的建議是,團裡有這麼好的人才就該用起來,天還有一兩個月才會轉暖,團裡提供材料,讓趙紅英這種會做鞋子的人把鞋子做起來,一雙給發個一分錢,做好的東西賣出去多少能給團裡增加點收益,做工的女同誌也能掙點錢補貼家用,你覺得咋樣?”
衛昭不會做鞋子,自己也沒動過手,她不知道一雙鞋得做八九天,覺得一雙鞋給一分錢就夠了。
衛揚覺得可行,但不是誰都有趙紅英這樣的技術。
宋露白說:“想要做的平整好看,得有縫紉機,咱團部都沒幾台縫紉機,連隊就更沒有了,做是可以做,但做起來的速度沒有有縫紉機來的快。”
衛昭看向衛揚:“團裡能不能買幾台縫紉機回來,就專門做這些,秋冬做棉鞋,平日裡就做布鞋,就賣到城裡去。”
衛揚搖頭,“不行,團裡本來就沒什麼錢,買縫紉機做鞋子的提議不會被通過的。”
錢得花在緊要處,隻要他在會上提出,他敢說大部分人都會反對。
衛昭搖頭說:“你這個團長當的真是一點魄力都沒有,等盈利了,買縫紉機的錢很快就能賺回來了,到時候團裡可是受益方。”
衛揚知道輕重緩急,並且能預判到他提出後的結果,他也不和衛昭爭辯,而是說:“要做就還去馮剛家做,他家有縫紉機,讓楊嫂子牽頭,先小打小鬨的做著,等掙到縫紉機的錢了,團裡再買兩台。”
衛揚覺得這個過程得需要個一兩年,一兩年後,團裡應該能有點家底。
宋露白說:“那咱家也買一台吧。”
兩台縫紉機做起來肯定快。
衛揚說:“城裡也買不到,得等。”
疆省沒有做縫紉機的廠子,縫紉機都是從口裡進來的,南疆這麼遠,一年到頭都運不來幾台。
宋露白之前沒覺得縫紉機有多金貴,這會兒想要一台卻買不上,心裡有點抓心撓肝的難受。
沒肉的筒子骨在鍋裡翻滾,鍋裡隻放了幾個花椒,蒸騰出來的霧氣裹挾著肉香,饞的陳景文就圍在爐子前等飯吃。
骨頭上沒肉,宋露白往湯裡切了豆腐和蘿卜,蘿卜燉煮到軟爛後,往鍋裡下了白麵擀的麵條。
麵條熟了,一人舀了一碗,再把鹵好切成片的牛肉加入碗裡,就著蘿卜鹹菜,陳景文發誓這是他今年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頓飯。
麵條很勁道順滑,骨頭湯很鮮,連帶著煮到軟爛的蘿卜都帶著肉香,豆腐被煮到內部生了很多蜂窩,豆腐內部充斥著骨頭湯湯的鮮香,蘿卜條給這碗麵條增加了麻辣的口感,三個不吃辣椒的小孩都吃了幾根蘿卜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