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社會閨女可以換給彆人家當童養媳,現在是新社會了,雖然不興那一套了,但把閨女養大照樣可以換糧食,等閨女結了婚,他家在這也不是勢單力孤的人家了。
“閨女好啊,閨女五六歲就能幫襯咱家裡做活了,老劉家的閨女七歲,是一把乾活的好手,她家的衣裳啥的全是那閨女洗的,有時候還能做飯,勤快的很,到時候咱倆生個閨女,等養大點就能幫你乾活了。”
趙冬梅本想生個兒子,因為她覺得隻要有一個兒子,馮小龍會對她好點,他也不會那麼嫌棄她兒子了,但聽馮小龍這樣一說,她覺得先生個閨女也不錯,先生個閨女,往後再生兒子,以後對馮小龍來說,馮耀祖就沒那麼稀罕了。
倆人不吵了,馮耀祖拍著肚子喊:“我餓!”
馮小龍說:“讓你媽給你做飯。”
趙冬梅隻能把孩子放到床上後去做飯。
馮小龍抬腿要出門,趙冬梅問:“你乾啥去?”
馮小龍頭也不回的說:“玩牌去,飯給我留著,等我回來再吃。”
趙冬梅沒再說什麼。
冬天閒了一陣子,男人們會紮堆耍牌,趙冬梅去過一趟,見他們的賭注不是一根一根的煙就是一分一分的錢,她就不管了。
大家都沒錢,就隻能玩小的,趙冬梅知道,反正她說什麼馮小龍都不會聽的,也隻能隨他去。
眨眼進了四月份,製鞋班的工作已經開展近兩個月了。
兩個月以來,經趙紅英檢驗合格的鞋共有六百三十二雙,鞋還沒送出去,自然也沒給做工的人發工資。
此時楊秀娥和趙紅英她們都在供銷社後麵的院裡。
六百三十二雙鞋整整齊齊的攤在地上的更生布上。
幾張桌子上,團裡財務科的肖峰和供銷社的會計朱穎都在。
這批鞋的賬很好算,倆人很容易就把這批鞋子的賬算出來了。
“這麼多鞋,咱的布料成本是二百四十八,工費隻有六塊三毛二,百貨商店裡沒有賣布鞋的,彆的鞋都至少是一塊五起步,咱的鞋子賣五毛都有得賺,但就是賺的太少了。”
趙紅英憂心忡忡的說:“布鞋家家戶戶都能做,咱做的要價高了能賣掉嗎?”
宋露白說:“肯定能,咱賣到城裡去!布鞋不屬於稀罕物件,可以不需要票證購買,肖同誌,這次去推銷鞋子,團裡會派人一起去吧?”
肖峰說:“咱們這邊先訂好價,團裡已經和師部報告過了,師部允許以咱們團裡自己搞這些創收,之前團長開會說過,做好一批後和供銷部的同誌一起去城裡,讓劉主任幫忙淌淌路。”
楊秀娥附和說:“對對對,上次開會我也去了,你家衛揚是這麼說的。”
劉主任從辦公室裡出來,點名說:“宋露白,這次送貨你跟我們一起去。”
宋露白也想出去看看,當即就答應了。
“那你們說,咱們定什麼價合適?”
趙紅英說:“賣貴了不會有人買吧?可是賣的便宜了又劃不來。”
她們製鞋班是想乾一場大事業的,趙紅英還做著開廠的美夢,但倆月才掙幾百塊錢,那猴年馬月能把廠開起來?
但她趙紅英活到現在都沒見到過幾百塊錢,倆月賺幾百,已經很多很多了。
宋露白說:“沒有縫紉機,做工的人八九天才能做好一雙鞋,一個人一個月才做三四雙,一百多號人才做了這些鞋出來,咱不能賣的太便宜了,定一塊吧,去試試,秀娥姐,你們說一雙鞋給工人一分錢是不是太少了?”
手紮爛了一個月才賺三分錢,就跟開玩笑似的。
等時間久了,做工的人估計都沒動力了。
喜歡年代團寵文姑姑偏航了請大家收藏:()年代團寵文姑姑偏航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