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半,終於熬到張翠要走了,宋露白心裡是既高興,又有點舍不得。
她舍不得她媽幫她帶孩子給她帶來的便利啊!
張翠邊收拾東西邊替她發愁,她覺得她要是走了,往後宋露白又要工作又要帶孩子,日子肯定過的手忙腳亂的。
原先覺得公婆不在跟前挺好,現在家裡沒公婆,是真的不方便啊。
把人送到城裡,衛揚從兜裡拿出三張大團結遞了過去。
張翠不收,“這是乾啥,我們日子過得下去,往後你們開銷大,自個兒留著吧。”
三十塊錢是宋露白和衛揚商量後決定給的,年前她媽帶來的東西不少,又幫倆人看孩子,宋露白領這個情,想著她媽每月的工資也就夠母子三人生活的,一年到頭也存不下錢,倆人拿出來三十塊錢也能給她媽留點應急的錢。
衛揚好說歹說,最後硬是把錢塞進了張建設的手裡。
張翠剛離家,宋露白就把熱水燒上了。
從上到下洗了一遍,發癢的頭皮總算是清爽了,身上說不清的那股味也沒了。
換好乾淨衣裳,把屋裡收拾好,又給孩子換好尿布,喂了一遍奶,把孩子哄睡著後,她用被子把床邊堵嚴實,防止孩子滾下床,安排好了一切,宋露白出門了。
今天陽光正好,空氣中雖然還有涼意,但比起天天在屋子裡,出來後她都有種再世為人的錯覺。
食品作坊裡,工人們分為兩個隊伍,一隊在弄紅薯、土豆澱粉,一隊在切蘿卜條、燙白菜葉子,準備製作鹹菜的事宜。
三月份,團裡把去年儲存的一大半紅薯都批給了食品作坊,要是再拖幾個月,紅薯就吃不成了。
蒸粉皮太耗時間,宋露白乾脆讓鄧紅帶著大家夥趕忙把這一大批紅薯弄成紅薯漿,晾乾成為粉麵後就能慢慢製作粉條了。
作坊裡盆不夠,就把裝糧食的麻袋洗乾淨後縫成一大片,係在庫房搭起來的木架子上平鋪開,沉澱好的澱粉水倒在上麵慢慢陰乾。
宋露白進食品作坊時,看到的是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
庫房裡每層架子上擺的滿滿當當,明天要是再來一批,可就沒地放了。
聽完鄧紅的話,宋露白說:“弄個爐子,給房裡加溫度,點了火得時時有人守著,最上麵那層我看已經半乾了,找人抬到外麵晾去,兩天就徹底乾了。”
另一邊的棚子下,趙紅英在檢查蘿卜條的乾濕程度。
這一步很關鍵,要是晾的不到位,醃製好後存放的就不長久,容易壞。
趙紅英見她來了,自然得問幾句孩子。
倆人嘮了幾句家常後說起鹹菜的正事。
看著趙紅英的妹子趙紅菱蹲在那悶不吭聲的乾活,宋露白說:“啥時候能開始醃了,你帶上兩個工人,教她們怎麼拌料,把比例計算清楚。”
之前趙紅英知道要開始做鹹菜了,已經在家裡計算過,她說:“我看俞組長送來的糖不太夠,辣椒量倒是勉強還夠,還有花椒,咱得需要花椒粉呢,我之前給他說了,這幾天還沒把花椒送來。”
“花椒量要是不夠,到時候你想想辦法,得把味道調好吃了,實在不行,用油把花椒辣椒炸一炸,把味都炸到油裡麵去,炸剩下的磨成粉,照樣拌到鹹菜裡。”
花椒是不好找,但城裡的供銷社有賣的,不至於一點都弄不來,味道不夠,就隻能用這種把調料粉身碎骨的法子。
站在院子裡,見大家忙的熱火朝天,宋露白覺得這院子還是有點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