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武帝已經有底氣支持他揭露真相。
欺君罔上,可是大罪!
不過,就算扳倒一個司馬家也遠遠不夠,還有其他三家虎視眈眈。
若他所料不差,京城的紙業都被他的政敵把持,不可能賣紙給他。
揭露真相不難,難的是如何讓此事第一時間廣為傳播,給司馬家以致命一擊,讓他們連狗急跳牆都來不及。
報紙,正是關鍵!
“此事你看著辦,梁愛卿,你也看到了,四大門閥沆瀣一氣,權傾朝野,朕當初愧對你家,其實也是因為他們施壓……”武帝一臉愧疚。
“臣曉得!”梁蕭微笑,又取出袖中備好的內容,遞給玄奇,“關於門閥壟斷之事,臣有一策,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武帝從玄奇手裡接過來閱覽,片刻之後,震驚失聲,“科舉??”
梁蕭呈遞的內容,正是科舉的部分機製。
推廣科舉製度,一定會得罪四大門閥和各地的世家大族,目前是沒有可能成功的。
天子不能集權,科舉製一樣能被門閥壟斷。
這是向武帝表明忠君報國、憂國憂民之心,再把這天大的難題推給武帝去處理。
“這是你自己的意思?”武帝又看向梁蕭。
梁蕭道“是臣有感於門閥誤國,召集徐州一眾仁人誌士討論,隻希望於國有利!”
“朕心甚慰!”武帝驚歎之後,又無奈苦笑,“但科舉之推行非一朝一夕之事,除非朕能收回六部,讓六部俯首聽命……”
梁蕭隻是一言不發。
“不愧是忠武侯之後,沒有讓朕失望……”武帝再不懷疑,鄭重表態,“你放心,徐州之事,由你全權處理,朕不會允許任何人乾涉。三年之內,朝廷也不需要徐州上稅。畢竟,戶部向來不願為徐州撥款……”
梁蕭這才微笑道“陛下放心,徐州會定期向陛下上稅,而非戶部!”
“哦?”武帝一臉不信,“單憑白糖和書籍支持徐州,朕可不認為你還有餘力孝敬天子。”
梁蕭道“稍後請陛下派人隨臣去往宮外,臣有薄禮獻上,不讓陛下失望!”
武帝頓時來了興趣,“玄愛卿,就由你去吧!”
玄奇也頗為好奇,欣然應允。
不管怎樣,眼前的武君確實贏得了他們主仆二人的好感,至少他一直在為國家百姓辦實事。
武帝目送梁蕭隨玄奇離開之後,悵然若失。
“隻可惜,這不是朕的兒子……”
半個時辰後,玄奇帶回來十車精鹽。
禦書房內,武帝的桌上放了兩個盆子,分彆裝了梁蕭的精鹽和其他精鹽。
武帝仔細對比,失聲驚歎,“梁愛卿送來的精鹽,質量顯然更勝一籌,看起來也更乾淨!”
玄奇連忙解釋“陛下!武君的意思是,無論精鹽還是平民百姓所用之鹽,以後徐州都可以產出。各家門閥都在幕後支持本國鹽商,他希望能借此機會,為陛下打擊門閥鹽業!”
“當真??”武帝手中毛筆滾落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