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滅梁蕭,勢取徐州!!”
至於幾時能滅梁蕭,幾時能下徐州,那是單於的事,口號還是要喊一喊的。
梁蕭渡江登岸之後,梁品的胞弟梁德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在梁蕭的安排下,梁德接過了鎮守渡口的重任,並受封天策府的“兵曹參軍事”,從五品下。
安排妥當之後,梁蕭急需啟程趕往沛郡。
秦雨薇也從下邳趕去沛郡。
數日之後。
京城以南。
天和教的大聖賢也收到了孫子南宮無痕的消息,立即發號施令。
“隨老夫啟程,入京!”
在信徒們的由衷祝福下,大聖賢的車隊調轉方向,趕往京城。
在梁蕭回沛郡的路上,徐州的海鹽通過河運與海運,運往京城、沛郡、琅琊、彭城等地。
徐州本地的食鹽售價僅為二十五文,不足外界最低價的二分之一。
一時間,徐州百姓無不歡天喜地。
“敬謝武君!!”
米和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梁蕭這一舉動,也大大減輕了徐州百姓的生活壓力。
本地的商客對比外地鹽價之後,也蠢蠢欲動,暗中向徐州官府大量收購食鹽,運往外地售賣。
經過官府的提醒,商客們把目光轉向西秦、匈奴和交州等地。
西秦和匈奴屬於鄰國,當然不會允許梁蕭的食鹽流入本國,交州等地則是因為路途遙遠,勉強有利可圖。
京城最先迎來徐州海鹽的衝擊。
“二十五文一斤?!”
上至門閥,下至普通百姓,麵對這種高品質的食鹽,根本不敢相信徐州官府隻賣這個價格。
上百萬斤食鹽,竟在一天之內被搶購一空,輕鬆入賬兩萬五千兩。
其中五千兩被秘密送到武帝手裡。
“不錯不錯!”
皇家內帑,武帝的私人寶庫門口,武帝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倒入其中,笑得合不攏嘴。
他心裡清楚得很,四大門閥能夠富可敵國,靠的可不是什麼經營策略。
完全是靠對田宅的強取豪奪、賤買貴賣。
司馬家和端木家還有一群實際上出身門閥的鹽商!
但他作為皇帝也無可奈何,畢竟鹽商們也是合法經營。
而今,徐州的海鹽率先向門閥鹽業發起衝鋒。
如此一來,最先大受打擊的就是這群吃得滿嘴流油的鹽商。
而他的內帑收入卻能遠勝以往,這就夠了!
是夜,端木家與司馬家兩家首腦聚在一起,急得團團轉。
“梁蕭狗賊,如此損人不利己,欺人太甚!!”
“咱們必須再尋求更多盟友,不能任他興風作浪,否則早晚被他連根拔起!”
兩家開始密謀,如何勾結異國和武朝宗親。
又過了數日,梁蕭終於抵達沛郡。
這一天,沛郡軍民夾道歡迎,人人歡呼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