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認為,我該不該親自去彭城迎接大聖賢?”梁蕭環顧眾人。
靖雲生立即離席,語氣嚴肅。
“主公乃是天策上將,禮賢下士固然是好事,但對方身份特殊,坐擁信徒數百萬,若是借主公迎接之事造勢,隻怕徐州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慕名加入天和教。臣作為天策府長史,官居三品,為主公迎接此人,倒也不辱沒了他。”
“靖大人言之有理!”眾人紛紛稱讚。
這是折中的做法。
梁蕭也沒有反對,當即委托靖雲生,準備迎接大聖賢來沛郡。
“近期匈奴與西秦議和修好,又陳兵邊境,還時常派人騷擾琅琊故郡,乾擾琅琊故郡的重建,常將軍正在率眾抵禦。但我可以肯定,此事應該不似表麵那般簡單。”梁蕭看著桌上的公文,眉頭一擰。
卓子房道“需要提防西秦和匈奴人聯合使詐,借此向武帝施壓,迫使武帝屈服,進而變相打壓徐州。不如修書一封,&nbp;送往京城,陳述主公有足夠的信心捍衛國土、收複燕雲之地。”
眾人也不禁期待。
燕雲之地,如今大部分都在匈奴人的掌控之下,直接威脅到秦勳所鎮守的琅琊。
好在秦勳與太史子義、聞人子義皆是賢臣良將,嚴防死守,暫時可保琅琊無礙。
但若是匈奴人大舉入侵,徐州就必須儘快往那裡增援,這就意味著沛郡和彭城的守備會有所削弱。
西秦目前與武朝交好通商,但也難保不會趁火打劫。
因此,秦勳負責坐鎮琅琊,彭城由釋流雲坐鎮,沛郡的守將則是卓子房,三人皆可獨當一麵。
必要時梁蕭也會親自出兵,馳援三郡。
梁蕭的婚禮結束之後,大舅哥鐘離清風已經返回廣陵。
鹽場依然是梁蕭最重要的底牌。
為了避免敵人報複,靖雲生和釋流雲等人的家屬已經秘密離開巴蜀和江南,正式遷居徐州。
“徐州兵精糧足,固若金湯,主公這段時間應該專心與主母們生育子嗣,至少也要等主母們有了喜脈之後,再奔赴戰場不遲!”天策府群臣紛紛建言。
梁蕭能理解他們擔心自己絕後的心情,因此也沒有反對,但也對徐州防務進行了更加周密的布置。
徐州已經做好了兩線作戰甚至三線作戰的準備。
南方朝廷背刺徐州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得不防,更何況南方還有可能爆發民變。
因此梁蕭在彭城集結了三萬的兵力,可以隨時馳援廣陵碼頭。
廣陵也有兩萬人馬,負責看護鹽場和巡邏各地。
而在琅琊故郡與琅琊之間,常念俠正統領徐州鐵騎,掃蕩來犯匈奴騎兵,以保障琅琊故郡的重建。
徐州百姓,尤其是曾經祖籍在琅琊故郡的這幾萬人,對於故鄉的重建有著驚人的執念。
距離梁蕭收複琅琊已過了數月,琅琊故郡已經建好了外圍城牆,人們正在進一步修建各種建築……
昔日徐州巨城,即將重現人間!
與此同時,彭城郡守釋流雲正在招待大聖賢與南宮無痕。
“武君為何遲遲不來迎接我爺爺?”南宮無痕試探性地表達了不滿,“滿朝公卿,無一例外,都對我爺爺敬愛有加,即使是天子也親自出迎,更何況我爺爺還帶來天子聖旨,他不配麼?”
釋流雲從容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