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以‘替天行道,開創人和’、‘均貧富’為號,迅速在江南各地村鎮拉起數百萬人的隊伍,嚴重威脅各大州郡。”
“不過其中的大部分叛軍都是普通百姓,終究隻能形成烏合之眾,朝廷正在號召各地征兵,共討叛軍。其中以鎮北將軍雲定戰績最佳,但受到朝臣掣肘,又擔心腹背受敵,所以推進較慢。”
“臣和雲大人對江南形勢是持悲觀看法的,即使能夠平叛,朝廷也將逐漸分崩離析,天下大亂已成定局,主公需要有心理準備。”
靖雲生向梁蕭遞上江南各地的戰報,梁蕭細看了一遍,微微頷首。
一旁的雲恪神情凝重。
他的父親雲定正在奉詔平叛,不過天策府的謀臣們一致認為,江南一定會有新的變故,隻是出現早晚的問題。
晚上,梁蕭召集天策府一眾心腹討論。
“對於眼下形勢,諸位可有良策?”
梁蕭的目光掃過眾人。
平時議事,他都是已有定見,其中多數想法與最正確的意見不謀而合,但他更想看看眾人的意見。
畢竟將來他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必須確保麾下能有更多的賢臣良將獨當一麵。
雲恪首先提議。
“主公不如公開宣布支持朝廷平叛,並暗中在江南征兵兩萬,再以徐州軍隊的名義交給武帝,以支持武帝調度。如此,也可麻痹西秦,讓西秦君臣相信主公有足夠的餘力多線作戰,迫使他們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雲恪話音剛落,群臣紛紛表示讚同。
梁蕭欣然點頭。
“稍後我便派人向武帝提議此事。但徐州的當務之急還是擊敗匈奴,收複燕雲。我有意等敵軍集結,將注意力全部放在琅琊之後,我軍再以精銳奇襲敵軍糧道,一戰而定。”
“此策本該趁早實施,但因為時值冬季,河麵情況不穩定,不利於我軍作戰與撤退,因此隻能等到來年開春河麵解凍之後。”
言訖,梁蕭麵色一沉。
相比單於迫切想要拿下琅琊,其實他更迫切想要儘快擊垮匈奴大軍,以免夜長夢多。
摧毀敵軍的補給,永遠是值得優先考慮的戰略,可以保證損失的最小化和戰果的最大化。
但北方的冬天讓他不得不慎重考慮。
河麵封凍,確實有利於騎兵渡河襲擊糧道,但敵軍不可能不考慮到這種事,一定會安排重兵把守。
若是騎兵失利,撤退的時候又趕上河麵開裂,便斷了退路,後果不堪設想。
穩妥起見,必須有足夠的船隻作為接應。
河麵解凍之後,西秦人自恃有琅琊西邊一帶縱橫交錯的河流阻隔,自然更有可能放鬆警惕。
靖雲生道:“等琅琊受到猛攻之後,主公出兵之際,不如直接派遣一支偏師直奔西秦邊境,虛張聲勢,擺出佯攻之勢,麻痹匈奴人的同時,再以重兵北上,奇襲敵軍糧道。”
“我正有此意,已經讓子房專門負責此事。”梁蕭欣慰一笑,“此舉雖然可能得罪西秦,但到了關鍵時刻,擊破匈奴才是重中之重。有子房和釋先生守備國土,我也無須擔心西秦入寇。”
靖雲生會心一笑,不複多言。
在場眾人各抒己見,由梁蕭擇定其中最優戰略,分彆布置。
翌日清晨,應天郡向京城與徐州各郡分彆派發公文。
“武君奉詔平叛,即將向京城支援兩萬兵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