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天策軍的軍陣裡扔出了大量火把和火球,在前方形成大片火海。
匈奴玄甲的戰馬即使蒙上雙眼,仍有少部分因為灼燒而受驚,略微減緩了衝勢。
其餘匈奴玄甲殺氣衝天,紛紛提起鐵槍,狂吼著衝向天策軍軍陣,突然發現前方是大量的巨盾和巨型戰車,定睛一看,震驚失聲。
“什麼?”
原來那些巨型戰車的戰馬和人員都披掛重甲,而在戰馬的前方還豎著巨盾。
火光照耀在這些巨盾上,他們驚恐地發現,這些巨盾的表麵還覆蓋著一層鐵皮,顯然可以有效抵擋他們對戰馬的猛刺!
但此刻全軍衝鋒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根本無法立即收勢——
“轟——”
弧形大陣終於正麵承受了匈奴玄甲的衝鋒。
匈奴玄甲的人馬皆著重甲,如此重裝衝鋒,不可一世,卻遭受火海與盾牆、車牆的聯合阻擊,完全無法擊穿天策軍的軍陣!
重甲騎兵與盾牆、戰車相撞之後,僅僅隻是撞死了上百匹重裝戰馬,而自己的戰馬也同歸於儘,更有甚者直接從馬上倒飛進軍陣之中。
失去了衝勢的重騎兵,等待他們的是天策軍前鋒重甲步兵的戰錘。
再強大的重甲步兵,承受密集的錘擊,終究還是飲恨當場!
匈奴玄甲紛紛挺槍持盾格擋,卻不料盾牆下麵紛紛探出特製的鉤鐮槍,專砍馬腿。
大量的戰馬站立不穩,摔倒在地,對後方衝鋒的匈奴玄甲形成了有效的障礙。
緊隨其後殺來的匈奴玄甲也被迫放緩衝勢,等待這部分騎兵的……
“咻咻咻!”
這一刻,天策軍的弓弩再度齊射,匈奴騎兵近距離承受數以萬計的箭矢,死傷不計其數!
就連後方的匈奴狼騎和輕騎兵都有大量人員中箭落馬!
最前方的匈奴玄甲紛紛中箭,望著利箭射來的方向——
不知何時,白袍兵也出現在戰場,人人下馬拉弓。
武君弓近距離的攢射,竟然擊穿他們的鐵甲!
這明明是防禦力遠強於鎖甲的鐵甲,他們的防禦力根本不是匈奴狼騎可以相提並論的,居然……
匈奴玄甲的將士們帶著悔恨與不甘,紛紛飲恨在天策軍的軍陣前。
黑夜遮蔽視線,但交鋒處的兩軍將士依然能看清戰場現狀。
天策軍士氣大振!
匈奴玄甲人人恐懼!
梁蕭在戰場後方,借著交鋒處的火光觀察,結合前方飛馬急報,對戰況還算滿意。
自古以來,凡以步克騎,必有“卻月陣”為參考。
他在參考卻月陣的戰法之後,加以改進,得以組建更大型的戰陣,同時以泰山、黃河為左右兩翼,減小交鋒麵積。
這是南朝宋武帝劉裕所用的弧形戰陣,僅憑不足三千的兵車和少量騎兵,配合後方水軍,擊潰了十數倍於己的北魏騎兵,其中不乏“鐵騎”,青史留名。
弧形戰陣和戰車可以有效減緩敵軍鐵騎衝鋒的威力,水軍可以接應己方的撤退部隊,騎兵用於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