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穹望向東方,目光凝重。
“朕於弱冠之年崛起,三十雄踞中原,而有今日強國,原以為有生之年可以一統天下,如今才明白,終是小覷了武朝英雄。梁蕭才滿弱冠,便能侵吞中原,威震華夏,虎視洛陽!”
“如今唯一的慶幸,便是我國提前收取單於許諾給朕的並州,否則,本國必將永無寧日。”
“即日起,望國內諸君同仇敵愾,我國無論如何不能敗北。梁蕭與武朝門閥尚且勢同水火,不能同仇敵愾,諸君在本國占領兩天少則萬畝,多則十萬、百萬,又豈能見容於梁蕭?”
拓跋穹這一番陳詞,配合安撫右賢王的做法,迅速團結隨行各家將領和公卿,調動了眾人的積極性。
“吾皇聖明,一統江山,臣等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國內的拓跋氏宗親,世家大族,地主豪紳,在這一刻都感受到了梁蕭的威脅。
如拓跋穹所言,梁蕭與武朝門閥尚且勢不兩立,更何況是他們?
這位西秦皇帝照顧了所有世家大族的利益,已經是最理想的明君了。
一日之間,右賢王率眾啟程,趕赴大漠,西秦各家同仇敵愾並隨拓跋穹啟程,趕赴朝歌。
此時,燕雲各郡征兵已經初具規模。
整個燕雲之地的實際人口接近千萬。
算上義軍,燕雲之地全境初步征兵達到二十萬,其中一半為兼顧屯田的後勤兵。
匈奴人擁有大量的牲畜,燕雲之地有足夠的耕牛,可以保障剩下的成年農民可以照顧到廣袤的農田。
當然,目前徐州還未有百姓前往燕雲之地,燕雲這邊地廣人稀,暫時是無法精工細作了,隻能粗放經營。
但徐州人口已經接近五百萬,徐州本土完全可以精工細作,加大糧食產出。
曆朝曆代因為度量衡的問題,實際記錄的產出各有不同,正常的農田以今日市畝市斤市石來算,精工細作大約在畝產兩石以上,粗放經營在一石半左右。
兩地的耕地有一部分屬於官田,牧場更是幾乎全部官有,已經完全足夠梁蕭養兵養民,和日後分田理政。
這也是西秦君臣急切想要攻打徐州和燕雲之地的原因,一旦梁蕭牢牢掌控兩地,便可虎視中原,勢吞天下!
此時梁蕭率領白袍兵,已經在鄴城西南平原等候。
隨行白袍兵超過五千,人人精神抖擻,戰意衝天。
在這位武君的領導下,泰山一役大獲全勝,收複燕雲,他們已經成就了足以名垂青史的萬世之功!
當他們抵達燕雲之地,看到百姓簞食壺漿,感激涕零,把他們當成救世主的那一刻起,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肩負著崇高的使命,正在不斷創造生涯高光。
大丈夫,當如是也!
現在,西秦人想要坐收漁利,絕無可能!
五千白袍兵駐紮在西秦部隊趕往鄴城的必經之路,養精蓄銳。
翌日清晨,拓跋洪的部隊正在後方趕路,慕容天城的前鋒騎兵已經逼近鄴城,收到前方斥候部隊急報。
“將軍!前方有一支白袍騎兵,攔截要道!”
斥候話音剛落,慕容天城與身邊諸將無不警惕,霍然起身。
白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