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鑄成大錯,請領死罪,以謝國家!”
拓跋穹連忙將他扶起,苦澀一歎。
“此事不怪北王,隻怪朕當年目光短淺……”
“不過,若是當初重新選擇,朕仍是會選擇放行,畢竟朕也不想中原大地處處皆是武朝遺民起義。若殺了他們倆,勢必儘失人心,國家也不會有今日之強盛。”
拓跋洪感動不已,當即宣誓。
“臣願為陛下肝腦塗地,至死方休!”
最無缺深知不該繼續討論朝雪與慕淩生之事,當即獻策。
“燕雲軍隊新入天策軍,遠不及徐州軍隊精銳,不如猛攻鄴城,即使急切不能破城,也要逼迫梁蕭在鄴城集中兵力,再派遣一支軍隊強攻井陘。”
拓跋穹當即分配人員,一分為二。
“大將軍最無缺為北軍主帥,武安君拓跋梁為副帥,前將軍拓跋英、後將軍宇文徹為大將,此為第一路。”
“朕自領一軍,北王拓跋洪為副帥,左將軍慕容雲城、右將軍慕容天城皆為大將。”
“今日休整之後,明日進軍鄴城,就在鄴城三十裡外駐紮,隨時攻城,隨時分兵!”
眾將齊聲領命。
布置完畢之後,最無缺等眾將離去,才提醒拓跋穹。
“陛下,北王自感愧疚,但他向來擅守不擅攻,隻怕為報聖恩,身先士卒,難免有舍生取義之風險。”
拓跋穹鄭重點頭。
“丞相總是與朕不謀而合!”
於是拓跋穹找來拓跋洪。
“梁蕭用兵,向來神出鬼沒。朝歌不容有失,需要北王坐鎮,以免獨孤烈胡作非為,責任重大。”
拓跋洪慨然應允。
“臣與朝歌共存亡!”
拓跋穹見他屢次言及生死之事,心中憂慮,更堅定了不讓拓跋洪上前線的念頭。
一大早,拓跋洪便領旨回朝歌去了。
慕容氏雙雄則是麵露喜色。
拓跋穹的安排自有其深意,他們兄弟二人向來與丞相、武安君這對義父子不和。
最無缺可能與拓跋穹兵分兩路,攻打常山。
拓跋穹作為一國之君,不適合親自帶兵攻城,作為副帥的拓跋洪走了,領兵攻城的重任自然落在他們兩個大將手上,這也是立功封國的機會!
“陛下有令:全軍出發,進取鄴城!”
一聲令下,軍隊開拔,直奔鄴城而去。
鄴城。
梁蕭親自巡視城內器械,並確認器械部隊的可靠性。
天策軍之中,徐州部隊作為主力,可以有效帶動燕雲部隊的士氣,同時保障守備力量足夠強大。
但拓跋穹禦駕親征,至少會在鄴城集結三十萬大軍,即使步軍隻有二十餘萬,也完全足夠圍攻鄴城。
這就需要白袍兵牽製敵騎。
後方也有大量的青壯年隨時候命,可以運送物資。
城牆附近都堆積了大量的守城物資。
當天中午,斥候趕來彙報。
“稟報主公:西秦大軍出動,正朝鄴城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