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準確的說是煤炭生意。”
“哈!”亞達夫笑了起來,“讓我來猜猜,你看上了這裡的煤炭,但並不打算在這裡投資?”
“我知道因為政策的原因,煤炭不能遠離”
“不,不,蘇爾先生。”亞達夫笑著擺擺手,“我想你誤會了,在比哈爾比邦,一切政策都可以商量。”
“你是說”
“是的,丹巴德的煤炭你運去哪都沒問題,重點是你願意開什麼價?”
煤炭隻能用於當地的發展?哼,謠言!
在比哈爾,法律都沒有絲毫的存在感,聯邦的政策又算得了什麼。
是,印度鋼鐵公司和塔塔確實都在丹巴德建立了鋼鐵廠,直接把煤炭資源就地消耗。
但這是大公司,無數人盯著,他們當然老老實實的按照政策規定的來。
同樣是在丹巴德,這些大型工廠以外,人煙稀少的荒野裡,無數小煤礦挖出來的煤,在源源不斷的送往外邦。
他們能無視政策限製,大肆賺取賣煤的錢,全是眼前這位亞達夫的功勞。
隻要盧比到位,比哈爾邦所有監管人員,都會選擇性失明。
羅恩有預想過比哈爾邦的混亂,卻沒想到他們是如此的膽大妄為、手段之野蠻直叫你歎為觀止。
“我想每月拉走一萬噸的煤炭。”
“80萬盧比。”亞達夫立即開價。
“什麼?”
“老兄,這是行規。你拉一次煤,給一次錢,我們兩清。當然,你一次性付完一整年的錢,我也沒意見。”
羅恩快速算了算,按照每噸煤8001000盧比的市價,這正好是一萬噸煤炭價值的10%。
這就相當於亞達夫默認這批煤賣了出去,並且抽成十分之一。
“如果長期開采,不會有其他麻煩吧?”
“許可證邦政府會搞定,運走的煤也會得到妥善的記錄,你覺得把它寫成鋼鐵廠消耗怎麼樣?”
“不,煤都用在了水泥廠。”
“水泥廠?”
“對,這正是我想和你談的另外一筆生意。”
“你詳細說說。”亞達夫越發的感興趣。
生意越多,他收的錢就會越多。
“我會在丹巴德建一座水泥廠,那需要大量的煤。這完美符合政策規定,不是嗎?”
“噢,你是想把運走的煤,都做到水泥廠的賬上?”
“是。”
“那你得需要很多煤。”
“所以我才來了丹巴德。”
“讓我想想。”亞達夫精明的眼睛快速閃動。
他覺得光收運煤的錢,不劃算,這是筆大生意。
“除了剛剛說的,你的水泥廠用煤,也得照此付價。”
“沒問題。”
“還有每年200萬盧比的好處費。”
“首席部長先生,我的水泥廠甚至還沒建起來。”
“好啦,再按照邦法律正常納稅,這是我最後一個條件。”
“我沒意見。”羅恩點點頭。
亞達夫就是首席部長,比哈爾邦收取的稅金,最後大抵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他的口袋。
名目他都想好了,給牛群買飼料,這個理由簡單又好記。
“成了,你現在可以去丹巴德挑選你喜愛的礦了。如果不夠,可以多挑兩座拚湊一下。”
“我會去的。”羅恩起身告辭。
總的來說,這次和亞達夫碰麵還算順利,他們已經把生意談的差不多。
隻是羅恩有些意外,亞達夫的開價並不算太高,不是想象中的獅子大開口。
煤炭的抽成符合行情,水泥廠才200萬盧比,確實低了很多。
他哪知道,亞達夫已經“獅子大開口”。
比哈爾邦在這之前沒有工業,也沒有大商人給他送過錢,亞達夫不知道行情。
最後他隻能根據那些小煤礦的老板,他們送的錢,來定收取水泥廠多少好處費。
丹巴德這樣的野礦很多,大部分小老板給亞達夫的賄賂多在一兩百萬盧比。
於是他直接開了封頂的“高價”,並為此沾沾自喜。
唉,比哈爾邦還是太窮了。
就連賄賂,都沒見過世麵一樣。
他應該去北方邦看看,羅恩一出手都是上千萬盧比。
一旁的薩蒂亞也臉色古怪,去年選舉時,蘇爾先生輕輕鬆鬆就扔給他400萬盧比。
再瞧瞧亞達夫那興奮又得意的眼色,薩蒂亞突然覺得他有些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