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忍不住笑出聲來,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是信不過你,第一你不識字,第二你大老粗一個,懂什麼叫管理嗎?”
林宇的語氣帶著幾分調侃,他深知王大春為人仗義、乾活踏實,可管理一個市場,確實不是他的強項。
“我懂拳頭!”
“去你的,你還是乖乖地跟我打魚吧,保證少不了你的好處。”
聽到這兒,一直坐在車上默默抽著煙袋的守山人大叔,慢悠悠地抬起頭,一邊用手輕輕磕了磕煙袋鍋,磕出些許煙灰。
然後說道:“小宇的這個主意好啊,不過既然要開市場,專門賣海鮮怎麼行?這附近來市裡賣山貨的山民也不少,也都同樣麵臨你剛剛說的那些問題,可以都弄過去嘛!”
聽到這話,林宇眼前一亮,用力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有這個想法,不過市場還是得以海鮮為主,可以設立山貨區,弄一些專櫃攤位之類的地方,將這些地方都租出去,這樣一來,既可以收租賺錢,還可以讓市場更加全麵。”
林宇深知,豐富市場的品類,不僅能吸引更多的顧客,還能為市場帶來更多的收益。
這也是後世超市、市場等地方常用的方法。
聽到這話,守山人大叔忍不住對林宇豎起大拇指,那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對著王玉芬說道:“大妹子,你兒子了不得啊!有想法,有能力,以後有大出息。”
守山人大叔的誇讚毫不吝嗇,他閱人無數,林宇的才華和膽識都讓他十分認同,從第一次見到林宇的時候,他這就認為林宇聰明。
現在看來,當時的想法,還是有些太保守了。
聽到楊友江誇讚自己的兒子,王玉芬笑得合不攏嘴,眼睛眯成了兩條彎彎的月牙縫,臉上的皺紋都因這喜悅而擠在了一起。
“這孩子就是想法多,不過也確實有些能力,想到啥就去做啥,也的確掙到了錢,我這當媽的不懂,反正聽孩子說啥就是啥。”
王玉芬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豪,在她眼中,兒子一直是她的驕傲,如今看到兒子有如此宏大的計劃,她更是滿心歡喜。
“嗬嗬,你不懂聽孩子的,就對了!很多當父母的,自己生出了有出息的兒子,就用自己的那套思想約束自己的兒子,本來能成龍,最後卻成了蟲。”楊友江說道。
“想法雖然好,但是也得有能力執行,就說這魚獲要怎麼往市裡運送?”這時候,二妮又提出了問題:“這麼老遠,要是都用馬車驢車得要多少輛?而且人工也要不少吧?”
這是一個實際的問題。
要將這個計劃付諸實踐,麵臨的困難還有很多,運輸絕對是第一大難題。
運送少了,市場形成不了規模,那開著就沒必要,還不如開海鮮店。運送多了,用什麼運,運費和人工成功都不小,到了市場能不能全都賣掉,賣不掉怎麼辦?
這可都是問題。
林宇笑了笑,笑容自信而從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輕輕握住二妮的手,溫柔地說道:“這個你大可放心,隻要我肯買村裡人的魚獲,價錢還要高出一些,你認為村民們會不主動給咱送?”
林宇十分篤定。
他太了解村裡人的心思了,隻要有利可圖,大家肯定會積極參與。
而且,這樣一來,還能為村民們提供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可謂一舉兩得。
“而且,你說的這些問題,不正是我給趙大勇的工作嗎?我相信他,一定都能順利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