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咱也總得讓人嘗試不是?”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進了火車站。
......
接下來的日子,漁船像被上了發條的鐘擺,在海天之間晝夜穿梭。
林宇帶著船員們守在漁場,誘魚燈的藍綠色光柱夜夜劈開濃霧,釣線起起落落間,銀藍色的魷魚不斷被甩上甲板。
船艙裡的冰鋪了一層又一層,魚獲堆得像座小山,剛靠岸就被運往加工廠。不然光靠村裡老少爺們劃著小木船捕撈,連加工廠的牙縫都填不滿。
加工廠從開業由趙大勇和田芳管理,一切都十分順利,經過眾人的努力,甚至已經完成了一部分訂單。
而二妮也正式在村裡當去起了播報員。
每當清晨和日落,她的聲音就會在村裡響起,給恬靜的小漁村增添了幾分色彩。
十天後的清晨。
林宇和王大春趕著一大早的火車來到市裡,等進了鐵匠鋪,就見那台自動釣魷機被紅布蓋著,像尊亮鋥鋥的鐵菩薩。
打鐵大叔正用細砂紙打磨齒輪,見他們進來,趕緊扯掉紅布。鋼鐵部件在晨光裡泛著藍幽幽的光,搖臂、釣線輪、誘魚燈支架嚴絲合縫,連圖紙上沒標到的倒角都磨得光滑。
“咋樣?沒耽誤事兒吧?”大叔搓著滿是鐵屑的手,笑得露出後槽牙,“150塊錢的活兒,咱不能含糊。”
他遞過一個油布包,“裡頭是備用零件,還有把扳手,哪兒鬆了自己擰。”
林宇摸出額外的30塊錢塞過去,大叔推拒兩下就樂嗬嗬收下了。
果然錢給到位,連老鐵匠都能琢磨出“售後服務”。
裝車時,王大春抱著釣魷機直咋舌:“乖乖,這玩意兒比我媳婦還金貴!”
“這話,讓小翠姐聽見,還不撕爛你的嘴?”
王大春嗬嗬傻笑,“嗬嗬,哪能讓她聽見,趕緊走吧,等回了村子,咱還得趕緊出海呢......”
二人將釣魷機裝上馬車之後,就趕緊往村裡趕。
等回到村子,他們直奔碼頭。
此時,船員們正在做準備工作,由於訂單時間緊、任務重,他們不能再耽擱了,今天晚上就得出海捕撈魷魚。
將釣魚機和改良好的漁網裝上船,林宇扭頭問守在船舷邊的林海:“準備工作都做好了?”
林海推了推眼鏡,指尖在清單上劃過:“誘餌箱裝滿磷蝦,釣線張力調好了,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放心吧,錯不了。”
這小子自打跟船後,倒也用心起來,現在做起事兒來,比老漁民還穩當。
出海前林宇瞅了眼天氣預報,未來五天都是東南風三級,海麵平得像鏡子。他拍了拍駕駛艙的鐵皮:“走!五天內把魷魚訂單乾利索!”
林海果然是塊航海的料,林宇教了兩次掌舵和看羅盤,他就能獨自繞過暗礁區,而另外兩個駕駛船員,就隻能在他們後麵緩慢跟著。
船到寬闊海域時,他熟練地放慢油門,林宇指揮著拋拖網這網下去,到目的地時準能撈上半艙鮁魚。
可剛靠近那片釣魷魚的海域,王大春突然罵了句:“操,哪來的船?”
眾人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海麵上漂著兩艘銀灰色的鐵殼船,桅杆比他們的高出半截,船舷上還漆著陌生的編號。
“這年頭哪兒來這麼多大船?”林海皺緊眉頭,望遠鏡裡的船身嶄新,不像是附近漁村的。
王大春把釣魷機的開關按得“哢哢”響:“娘的,怕是衝咱這漁場來的!”
林宇盯著那兩艘船打了兩圈轉向,突然笑了:“遠海又不是咱家炕頭,來了咱也管不著,所以都淡定點......”
他拍了拍自動釣魷機的鐵皮外殼,齒輪在陽光下閃著寒光,“不過他們要是想搶食,咱可不怕~!”
“也對!”王大春拍胸脯的聲音震得甲板發顫,“上次手動釣一晚上才半噸,今晚讓他們瞧瞧啥叫效率!”
林宇望著逐漸西沉的日頭,揮了揮手:“先彆管他們,趁天亮下網!等月亮升起來,咱們開釣魷機!”
海風掀起他的衣角,他望著遠處那兩艘陌生的大船,眼裡閃過一絲疑惑。
船員們立刻忙活起來,拖網像黑色的巨蟒滑入海中,林海熟練地調整著船速。夕陽把海麵染成金紅色,那兩艘大船的影子越拉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