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海麵上還浮著一層薄薄的霧,鹹腥的海風卷著浪花,拍在岸邊的礁石上,發出“嘩嘩”的聲響。
林宇騎著自行車,車後座綁著提前準備好的木板和鐵絲,剛到海邊,就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李長坤正蹲在一塊大石板上,手裡拿著卷尺,對著地麵比劃著什麼,身邊還放著鋸子、錘子和幾根打磨好的木條。
“李叔,您怎麼這麼早?”林宇愣了一下,趕緊停下車,心裡有些意外。
他特意比約定時間提前了半小時,沒想到李長坤來得更早,看樣子已經在這兒待了一陣了。
李長坤聽到聲音,抬起頭,瞥了林宇一眼,手裡的卷尺“啪”地一聲收了起來,語氣裡滿是挖苦:“我還以為你得多積極,結果還是來晚了,要不是村長催著,我看你能磨蹭到晌午去。”
“年紀輕輕的,做事兒這麼不積極,鬆懶懈怠能成什麼大事兒?昨晚沒少跟你媳婦兒折騰吧?一點兒正事兒沒有......”
林宇臉都綠了。
他下意識地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
現在才六點半,離約定的七點還有整整半小時。
他心裡一陣無語,卻也沒跟李長坤掰扯,畢竟現在有求於人,沒必要為這點小事鬨僵。
“是是是,李叔您來得早,辛苦您了。”林宇陪著笑臉,把自行車後座的木板和鐵絲卸下來,搬到李長坤身邊,“您看這些材料夠用不?不夠的話,我再去鎮上買。”
李長坤沒接話,拿起一根木條,用手指敲了敲,又湊到眼前看了看,眉頭皺了皺:“這木板太薄了,烘蝦皮的時候熱氣一烤,容易變形。還有這鐵絲,太細,鋪在下麵承不住蝦皮的重量,得換粗點的。”
林宇趕緊點頭:“您說的是,我這就去鎮上換。您還需要啥?我一起買過來,省得跑兩趟。”
“還得要幾塊厚塑料布,擋風用;再買兩個煤爐,要帶鐵盤的,不然熱量散得太快。”李長坤一邊說,一邊在地上用石子畫了個簡易的烘乾機草圖,“架子得搭兩米寬、三米長,高度一米五,下麵留五十公分的空間放煤爐,頂部要傾斜著搭,留個通風口,不然濕氣散不出去,蝦皮容易發黴。”
林宇蹲在旁邊,掏出記事本,把李長坤說的話一一記下來,連尺寸都標得清清楚楚:“您放心,我記下來了,保證按您說的買,那您先忙活著,中午兒去我家吃飯去。”
李長坤哼了一聲,語氣依舊冷淡:“不去你家吃難道還去我家吃去?讓你媽多做幾個菜,你們家現在日子好,可彆摳搜的。”
“趕緊去買材料吧,彆耽誤時間,要是因為材料不夠誤了工,可彆賴我。”
“不會不會,我這就去。”林宇笑著應道,收拾好記事本,剛要騎車去鎮上,又想起什麼,轉身問,“李叔,您還有啥要叮囑的不?比如材料的規格,我怕買錯了。”
李長坤抬頭看了他一眼,沉默了幾秒,才慢悠悠地說:“木板要三厘米厚的楊木板,結實還不容易變形;鐵絲要八號的,夠粗;塑料布買那種加厚的,彆買薄的,海風一吹就破。”
林宇趕緊應下:“好嘞,我記住了!”
說完,他騎上自行車,朝著鎮上的方向疾馳而去。
清晨的陽光漸漸穿透霧氣,灑在海麵上,泛起金色的波光。
李長坤看著林宇遠去的背影,又低頭看了看地上的草圖,嘴角動了動,沒說話,拿起鋸子,開始對著木條鋸了起來。
“叮叮當當”的聲音,在清晨的海邊格外清晰。
林宇騎在自行車上,心裡鬆了口氣。
雖然李長坤說話依舊帶刺,但至少願意好好商量烘乾設備的事了。
他知道,隻要自己多忍讓點,彆跟李長坤計較那些挖苦的話,這烘乾機肯定能順利搭起來。
想到這兒,他腳下的力氣更足了,自行車在鄉間小路上飛快地行駛著。
林宇騎著自行車剛到村口,突然想起買的材料不少,像楊木板、粗鐵絲、加厚塑料布,還有兩個煤爐,自行車根本裝不下。
而且這自行車還慢。
他當即調轉車頭往家趕,進門就喊:“娘,我去熊嶽城一趟買材料。”
王玉芬正忙著收拾漁網,聞言趕緊放下手裡的活,幫著把院裡的摩托車推出來:“路上小心一點兒,這玩意速度雖然快,但是也不安全。”
“知道了,媽~!”
林宇檢查了下油箱,確認油夠,又找了塊帆布鋪在車後座,才匆匆往熊嶽城趕。
摩托車在鄉間土路上飛馳,揚起一陣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