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響應,拿起工具開始清理斷枝。
有的砍斷橫在路中間的樹乾,有的幫著修補屋頂,有的則去查看村裡的水井、糧囤,忙得熱火朝天。
雖然林子裡一片狼藉,但村裡的空氣中卻彌漫著“劫後餘生”的慶幸與溫暖。
隻要人沒事,房子能修,日子就能接著過下去。
羅全看著忙碌的村民,又看了看遠處的白樺林,心裡暗暗打定主意:等救災結束,一定要組織村民再種一批白樺樹,把這道“自然屏障”重新建起來,讓青山漁村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而此刻,陽光正透過雲層灑下來,照在村民們的笑臉上,也照在這片守護了村子幾十年的白樺林上,一切都在慢慢恢複生機。
接下來的兩天,村裡人都在對村裡進行維護。
青山漁村受災的情況並不大,眾人也並未往心裡去,以為很快就過去了。
殊不知,如果沒有林宇提前布置的八卦陣,這次台風,青山漁村肯定也會受災慘重。
三天後,村長羅全急匆匆地從外麵回來,臉色凝重。
將大家夥召集到嗮穀場,清了清嗓子後說道:“剛去鄉裡開了會,這次台風災害比想象的嚴重多了!沙灘村受災最厲害,房屋塌了一半,海水倒灌進村裡,好多田地都被淹了。更麻煩的是,被海水淹過的土地含鹽量太高,短時間內根本沒法種莊稼,村民們連吃飯都成問題了。”
眾人聽了,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心裡都沉甸甸的。
“那可咋整啊?沙灘村的人總不能一直餓著吧?”有人擔憂地問。
“鄉裡已經安排了,讓沒受災的村子幫忙救災。”羅全繼續說道,“有物資的出物資,有糧食的出糧食,有人手的出人手,幫受災的村子重建家園,先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咱村沒受啥損失,更得幫襯著點。”
“村長,您放心!俺家還有兩袋玉米麵,明天就捐出來!”
“我也去幫忙!俺會蓋房子,能幫著修屋頂!”
“俺家有多餘的被褥,也捐給沙灘村的人!”
村民們紛紛響應,眼裡滿是堅定。
村民們的響應聲剛落,林宇的眉頭就悄悄皺了起來。
羅老板上周剛訂的秋刀魚罐頭訂單,要求月底前交貨,廠裡的工人最近天天加班,才勉強趕上進度。
要是村裡大部分人都去沙灘村救災,工廠肯定得停工,到時候訂單交不上,不僅要賠違約金,以後廠子的生意就難了。
“村長爺爺...”林宇往前邁了一步,語氣帶著幾分猶豫,卻又格外認真,“咱村的情況跟彆的村不一樣,大部分壯勞力都在廠裡乾活,最近羅老板的秋刀魚訂單趕得緊,要是人都走了,工廠就得停擺,訂單交不上,損失可不小。”
他頓了頓,看著羅全凝重的臉色,趕緊補充道:“要不這樣,咱不派人去,從廠裡調一批罐頭、海帶製品,再讓村裡各家湊點糧食、被褥,湊成一批物資送過去。這些東西都是受災村民急需的,比派人去更實在,還不耽誤廠裡趕訂單,您看行不行?”
話音剛落,人群裡就起了小聲的議論。
“林宇說得也有道理,廠裡的訂單要是黃了,咱明年的活計也沒著落。”
“可沙灘村那邊正缺人手,光送物資能行嗎?”
“是啊,人家房子塌了,總得有人幫忙修吧?”
羅全也皺起了眉,他明白林宇的顧慮。
工廠是村裡的經濟支柱,要是出了問題,村裡人的收入都會受影響。
“小宇,我知道你擔心訂單...”羅全歎了口氣,走到林宇身邊,壓低聲音說,“可沙灘村現在啥情況你不知道。房子塌了,村民們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光送物資,沒人幫忙清理廢墟、搭帳篷,他們還是過不下去。咱村沒受災,幫襯一把是應該的。”
林宇心裡也犯了難,他不是不想幫,隻是廠子的情況實在不允許。
“村長爺爺,我不是不幫...”他掏出訂單清單,遞給羅全,“您看,這訂單月底就得交,廠裡現在連請假都不讓,要是抽走一半人,至少得耽誤十天半個月,到時候違約金就得賠好幾千,這錢夠買不少物資了。”
他想了想,又說:“再說了,人手不足可以從其他村子調嘛,又不是隻有咱一個村子,咱給送最緊要的物資,誰還能說啥?”
羅全一聽林宇這話,眉頭頓時擰成了疙瘩,沒等眾人議論完,就伸手拉過林宇,往旁邊的老槐樹後挪了兩步,壓著聲音說道:“你這孩子,怎麼就不明白?現在無論哪個村子,物資都是最緊要的,但能出人最好是出人,你以為送物資那麼容易?”
他指了指不遠處正小聲嘀咕的村民,語氣又沉了沉:“咱村日子是比以前好,但誰家不是從苦日子熬過來的?手裡的糧食、被褥都是省出來的,讓他們少拿點還行,真要湊出夠沙灘村用的物資,家家戶戶都得往外掏不少,心裡能樂意嗎?前兩年村裡湊錢修碼頭,有幾家不是磨磨蹭蹭的?這就是為啥鄉裡更願意讓各村出人,出力不心疼,出錢才肉疼啊!”
林宇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
他隻想著物資能解燃眉之急,卻忘了村民們過日子的小心思。
村裡的人家大多節儉,讓他們出力氣幫忙,心裡覺得是“互幫互助”,可要是讓他們多拿糧食、被褥,難免會覺得“吃虧”,到時候不僅湊不齊物資,還可能鬨得鄰裡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