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來到工廠之後,立馬就召集趙大勇、王大春等人開了個緊急會議。
工廠辦公室內,桌上攤著謝寶運帶來的供貨清單,林宇用手指敲了敲清單上的數字:“五百斤海帶絲、三百斤海帶結、兩百斤扇貝乾,後天物流就來提貨,雖然不多,但是咱們得在兩天內把貨打包好,還得保證每一份貨的質量都過關。”
“這批貨是拉過去試水的,所以咱們必須得重視,隻要這一批貨賣的好,後續的合作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趙大勇率先點頭:“小宇,你放心,所有事兒我都給他們安排的明明白白,絕對不會出差錯的,至於貨物你就更不用擔心了,咱們貨的質量你應該知道,都是上乘的,差不了。”
這到是實話。
林宇在做產品這一塊從來都不糊弄。
雖然這個年代,品控對於一個企業並不是的特彆的重要,借著改革的春風,隻要你的貨物能夠流入市場,就不愁賣。
但是林宇卻不想因為賺錢而沒了良心。
當然商人沒良心。
不過林宇不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他有自己的底線。
而且要想把生意做大做長,一定是靠誠信和誠心。
接下來的兩天,青山村的加工廠和倉庫裡熱鬨得像過年。
工人們都忙碌的熱火朝天,男人們負責搬運海帶和扇貝乾,女人們則坐在院子裡,用剪刀把海帶絲剪得長短均勻,再裝進印著“青山漁村”字樣的包裝袋裡。
這是林宇特意讓鎮上的印刷廠趕製的,想借著這批貨,打響村裡的海產品牌。
二妮身體恢複得差不多了,背著孩子帶著瑤瑤和楠楠來幫忙,瑤瑤負責把裝好的海帶絲袋放進紙箱,楠楠則在旁邊遞膠帶,小臉上滿是認真。
王玉芬更是忙前忙後,每天煮一大鍋綠豆湯,送到加工廠給大夥解暑,嘴裡還不停念叨:“大夥慢點乾,彆累著,咱們得把好質量關,可不能砸了咱們村的招牌。”
可就在發貨前一天傍晚,意外突然發生了。
林宇接到司機的電話,聽說廣州那邊兒大雨,道路很多地方出現坍,進行了封閉的狀態,他們擔心貨物不能按時送出去。
“大雨?這可咋整?”林宇掛了電話,眉頭緊緊皺了起來。
倉庫裡的貨都已經打包好了,堆得像小山一樣,要是推遲三天發貨,扇貝乾和海帶絲雖然不容易壞,但南方的客戶還等著這批貨上架,萬一耽誤了他們的銷售,影響後續合作可就麻煩了。
趙大勇和王大春也急了,王大春搓著手說:“要不咱們自己找車送過去?咱們村有兩輛小貨車,雖然裝不下所有貨,但可以分兩趟送。”
林宇頓時翻了個白眼:“你沒聽說是路都封了嗎?路封了,你開啥車都過不去。”
“那咋整?”王大春頓時著急。
林宇沉思了起來,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指節微微泛白。
這個年代的路大多是土路,坍塌泥石流封路想要修複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如果乾等著,這次的合作估計就得泡湯了。
“陸路走不通,那就走海路!”
他突然眼前一亮,海邊長大的孩子,對海路運輸再熟悉不過。
從青山村的碼頭出發,走近海航線到廣州的漁港,比陸路還能快上一天,而且不受大雨影響。
可這念頭剛冒出來,就被現實潑了冷水。
他低頭看向碼頭方向,自家那艘小漁船還停在岸邊,噸位小不說,船艙也窄,彆說裝下上千斤的海產,連抗風浪的能力都不夠,根本走不了遠海。
“得找艘大點的貨船才行。”
林宇在心裡盤算著,村裡的漁民大多是小漁船,唯一能調動的大噸位貨船,而大噸位的貨船隻有羅誌新有。
旋即,林宇將自己的想法跟趙大勇和王大春等人說了一下,頓時得到了廣泛的讚同。
“這個辦法好啊,海上不受風雨影響。”
“隻是咱們這漁船可走不了那麼遠去,要怎麼給送?”趙大勇說道。
林宇頓時笑了,“咱們的船雖然不行,但是羅大哥的船可以啊,彆忘了,他的貨物可是往東南亞方向送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