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沈旗和沈小坤去打路亞的地方,就是第一次去釣魚的那條河。
隻不過他們要去上遊,那裡有一個壩,這就會有落差和流水。
而且據劉大爺說,那裡是當地路亞人最喜歡的標點之一,如果運氣好是真的能釣到鱖魚的。
除了鱖魚之外,還有翹嘴、青稍、馬口、白條等路亞魚種,反正資源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就看技術了。
沈小坤隻是知道路亞是一種釣魚的方式,但不知道怎麼釣,他對這種釣魚方式也是極為好奇的。
兩人很快就到了指定的標點,落差之下河水嘩啦啦的聲音極為解壓。
風景很好,空氣也很清新。
林菀和陳貫錫從觀光車上下來,也感覺心曠神怡了起來。
同時,他們倆對於路亞也很感興趣。
不少網友們都很好奇,沈旗是真的會路亞嗎?
之前看沈旗坐釣是很精通的,所以沈旗說會打路亞還是讓不少人都相信了。
沈旗組裝好水滴輪,纏好線,然後開始綁前導線。
【作為一個十幾年的路亞人,就光看沈旗綁前導線的手法就看出來了,他絕對很精通!】
【這我就好奇了,一個福利院長大的孩子,這才幾年,怎麼學了這麼多東西?】
【彆的技能倒是都能用勤奮和天賦來解釋,可是在練了那麼多東西的前提下,哪有時間搞路亞釣魚呢?】
【看起來確實很專業!】
……
演播廳裡,李歡歌也很好奇盯著沈旗。
而艾希卡三人則一臉不高興地看著她們的丈夫和孩子熱得滿身大汗持續奔跑。
有人不禁感慨起來:最聰明的還是小村流穗!
終於,聽到了流水的潺潺後讓詹姆斯幾人的眼睛裡終於冒出了光芒。
希望就在前方,終究會到達!
此時沈旗已經綁好了前導線,然後掛上了一個鉛頭鉤,隨後從小包裡掏出來一個小盒子,打開後沈小坤就疑惑了。
“這是什麼?怎麼像是我吃的那種軟糖?”
沈旗解釋道:“這是假餌,是假餌中的軟蟲。”
“假的?那魚能吃嗎?”沈小坤不由得懷疑了起來。
沈旗解釋了起來:
“假餌就是模仿弱小生物引發大魚攻擊的一種方法,這玩意很講究技巧,需要竿、餌、輪的綜合操作。”
“咱們華夏有句俗話叫做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路亞就是應用了自然界食物鏈的規律,通過人工製成的路亞產品,在水中模擬栩栩如生的自然小魚、小蝦、昆蟲等,吸引魚類發動攻擊。”
沈小坤聽倒是能聽懂,但著實沒有什麼信心。
沈旗笑著甩出了第一杆,一邊小跳停頓收杆,一邊繼續解釋道:
“路亞並不是把假餌投進水中靜待魚兒上鉤,而要通過操控杆子給假餌不同的牽引與拖拽力道,讓它在水中呈現種種類似逃竄、掙紮、痙攣等形態……”
“進而吸引目標魚發動攻擊。”
【專業!真的很專業!我玩路亞這麼多年都說不出來這話。】
【路亞和傳統釣不同,強調的是主動找魚。在自我判斷與目標水域情況相符中得到升級。】
【路亞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得十分熟悉相關魚類生活習性,還得做數據收集與整理,積累經驗。】
【這就是和魚鬥智鬥勇唄?】
……
沈旗連續甩了好幾杆,可什麼都沒有釣到。
然後沈旗調整了水層,又甩了好幾杆……
還是什麼都沒有釣到。
沈小坤撇撇嘴。
“也不行嘛……我就說假蟲子怎麼能釣到魚呢?”
此時網友們和沈小坤的想法都是一樣的,甚至演播廳裡的李歡歌四個觀察員也是一樣的想法。
沈旗向來展現的實在是太全能了,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有點不真實。
難道這個世界真有人能做到全知全能嗎?
現在忽然看到沈旗信誓旦旦說會路亞,還說了那麼多專業的理論,但又沒有釣上來魚。
大家甚至沒覺得沈旗不行,反而有種善意的幸災樂禍。
看著屏幕上一片明明看似是諷刺,卻實則是打趣的彈幕,很多精通流量的人其實都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