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ID算不算一部好電影?
準確來說,其創意絕對在2001年而言,非常驚豔。
其主題其實就是一個醫生和法官嘗試讓病人去除多重人格的治療和審判過程。
殺人案都是假的,而是病人大腦中虛構的角色。
敘事手法嘛,也很一般。
把若乾人物放在一個封閉的戲劇空間裡,每一個人物的前景和背景,以及衝突和矛盾,包括其未知的恐懼感,都鄉黨敏感,於是產生出一種高度緊張的戲劇性。
放在二十年後,略顯老套。
事實上,你把泰坦尼克號放在二十年後,00後們未必就會認可。
但放在現在……
原片屢次上映,至2023年仍未突破一億美元票房大關。
特彆是結局,有點牽強,和此前的緊張氣氛,以及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有些格格不入。
可終究是一個好創意!
問題嘛……
在導演、在編劇。
編劇邁克爾·庫尼,是一位導演兼編劇。
但其作品嘛,默默無聞。
導演詹姆斯·曼高德倒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演。
拍攝過2002年他執導致命ID時,已經有四部作品上映。
之後也有很多作品,但總體而言,高不成,低不就,算不上特彆優秀,但也不差。
劉進上輩子在南加大電影學院進修的時候,聽過他的課。
他自己都說,致命ID的劇本是有問題的,2002年他和邁克爾在一次閒聊時說到了這個創意,而後邁克爾用了二十天創作出劇本,緊跟著就通過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綠燈小組。
當然,這裡麵有詹姆斯曼高德的影響。
畢竟之前他的《移魂女郎》成績不差,而致命ID的投資也不高,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看在他的麵子上,順利通過了這個項目。
用詹姆斯自己的話說:我應該把這個劇本再打磨一下!
而今,劉進把這個故事的概況說給了大衛林奇。
而且兩人在交流的過程中,他發現大衛林奇的反應很快,思路也非常的敏銳。
往往在劉進梳理故事的過程中遇到難題時,他很快就能想出對策。
這種頭腦風暴的快感,讓劉進很愉悅。
上輩子寫網文的時候,他最喜歡和人頭腦風暴。
特彆是在網文發展最為迅猛的那段時間,他和老貓、鳥人以及七十二等人經常聚在一起喝茶,討論故事,談論橋段。那也是他最為快樂的時光,後來離開了成都,這種交流就變得越來越少。
而現在,他再一次體會到了那種快樂。
“阿摩司,什麼時候能把故事完成?”
“啊?”
“我喜歡這個故事,很對我的胃口。”
“我不做編劇的,我隻是個作家。”
大衛林奇一怔,看了劉進一眼,“為什麼?”
“編劇太苦逼了,我不喜歡。我更喜歡把我的故事寫成出版,至於是否改編成電影,和我無關。我隻是一個講故事的人,編劇那種手藝活兒,我不乾。”
劉進說著,一臉的嫌棄。
他的拒絕,也讓大衛林奇有些驚訝。
甚至旁邊的蘇菲瑪索和娜奧米,都替他著急。
多好的機會啊!
能夠得到大衛林奇的認可,等於推開了好萊塢的大門。
這是好萊塢多少編劇夢想的事情,可劉進竟然拒絕了?
“你不想去好萊塢嗎?”
劉進聞聽,哈哈大笑。
他從蘇菲·瑪索手裡接過一杯香檳酒,笑道:“我去好萊塢乾什麼?演員?好萊塢有亞裔演員的生存空間嗎?導演?那是一種天賦……就好像林奇導演影片中那種詭秘、陰森、夢幻與現實相交錯的特點,是您獨有的風格;還有華國的張一謀導演,他對色彩的敏銳觸覺,是他的天賦。
他的想象力和獨有的浪漫主義,也是他的特點。
我就算知道,也模仿不來,學不來……與其當個三流的導演,不如寫作更舒服。
至於編劇……”
劉進猶豫了一下,舉杯笑道:“敬編劇們!”
大衛林奇忍不住笑了。
“敬編劇們!”
他就在這個圈子,怎可能不清楚編劇們的苦逼生活?
“所以,你不準備去好萊塢。”
“沒興趣。”
“那好吧,不勉強……不過,你要把這個故事給我留著,叫什麼名字來著?”
“IDENTITY。”
劉進想了想,決定還是采用原來的名字。
記憶裡,曼高德導演在上課的時候說過,他和邁克爾·庫尼談到這個創意的時候,是在2002年的三月。
也就是說,劉進要在年底之前,把這個故事完成,並出版。
莫名其妙的欠了一筆債!
劉進想了想說道:“我要價可不低。”
“哈哈哈,我看上去像是個沒錢的窮導演嗎?”
大衛林奇有多少錢?
劉進不清楚。
但他知道,他會憑借《穆赫蘭道》這部電影獲得戛納的最佳導演。
所以,如果他要購買這本的版權,出價應該不會太低。當然,不是他出價,最有可能的還是讓電影公司出資。畢竟,以他的名氣和地位,應該不會太難。
“好吧,我會儘快完成這個故事。”
“那我等著!”
大衛林奇開心的笑了,好像一個拿到了禮物,開心的孩子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