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電影節?
愛在黎明破曉前?
在此之前,劉進真沒有把它們聯係在一起。
因為在劉進的記憶裡,愛在黎明破曉前的確是一部獲獎電影,但不是威尼斯,而是柏林。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兩項大獎,讓這部投資極小的電影聲名遠揚。
也正是這兩個獎項,促使了愛在黎明破曉前之後兩部的誕生。
但,那是1995年!
劉進是真沒有想過,這樣一部作品,居然能入選威尼斯電影節。
可再一想,似乎也很正常。
威尼斯的組委會主席是誰?
馬可·穆勒,一個老牌親華的意大利人。
說起來也很有趣。
這個時代,不管是戛納、威尼斯還是柏林,三大電影節的組委會主席都是親華人士。
但未來……
算了,不說了!
隻能說,時代一直在變化。
當老一批的人老去之後,新生代會取而代之。
但這些新生代的想法,誰又能清楚呢?
之前,劉進還在想怎麼告辭。
現在好了,不需要再找借口了,他得去威尼斯電影節。
……
“叔叔,你要出席威尼斯電影節?”
老一輩的人,真不太清楚歐洲三大。
但年輕一代,大都了解。
當晚,當劉進把他要去威尼斯的事情告訴大家之後,所有人都感到很驚訝。
但徐家三代,卻反應過來。
“是不是那部愛在黎明破曉前?”
“你知道?”
“嘻嘻,倩倩經常在群裡發一些你在歐洲的新聞。
二月你出演《愛在黎明破曉前》這部電影的時候,一開始我們都不太相信。結果倩倩把你在劇組的照片發道了群裡,我們這才知道,叔叔現在是大明星了誒。”
劉大勝扭頭,問道:“你當演員了?”
“玩,純玩,我一作家,當啥演員?
演員那點片酬,還比不上我一本書的稿費呢。”
“嗯,寫書就好好寫書,彆天天想歪門邪道……演員那行當,不是啥好行當。”
劉進忙乖乖點頭。
老頭是老一輩的想法,對演員什麼的,不太看得上。
劉進表示理解。
“那我明天就走了啊,得飛去威尼斯彙合。”
“走吧走吧,天天在家遊手好閒,無所事事。”
“劉大勝,你咋說話呢?小進在歐洲天天寫作,回家休息兩天,咋就遊手好閒了?”
老媽猶如發怒的母獅子一樣,怒視劉大勝。
她也煩劉進,覺得他天天無所事事,在東湖天天閒逛。
可這種話,她說得,其他人不能說,哪怕是劉大勝,也不可以。
劉大勝也隻能低下頭,啞口無言。
老媽開始給劉進收拾行李。
老舅則準備了鹵牛肉,還有老黃酒。
老姨夫聽說劉進喜歡讀《毛選》,於是給他弄了一套特供,也就是傳說中的無刪節版。
他以前也在部隊,從事政工工作。
這方麵,有天然優勢。
劉進也欣然接受。
這個晚上,老媽嘟嘟囔囔的幫他收拾行李,和他嘮嗑聊天。
整整一晚上沒睡。
第二天一早,表哥開著車把劉進送去機場。
他在電話裡聯係了張國榮和索菲婭,然後又和任仲倫說了一嘴,免得人家以為他不告而彆。
“威尼斯電影節?”
任仲倫很驚訝。
由於2003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幾乎沒有什麼華國元素,所以他也沒有刻意去關注。
愛在黎明破曉前?
他有印象。
但在此之前,他真沒有把這部電影和劉進聯係起來。
&nos·LiuJin代替,以至於任仲倫直接忽略了。
等見到劉進之後,他也忘了威尼斯這茬兒。
現在被劉進提起來,他也是一拍大腿。
“小進啊,有戲嗎?”
“我?”
“是啊!”
“不清楚啊,我都沒關注這個事情。要不是艾曼紐·貝阿給我電話,我直接回圖盧茲了。”
“那,加油。”
愛在黎明破曉前在國內沒有出版。
而劉進出演這件事,也隻有少數人知道。
生瓜蛋演員,加上轉型的導演,和一個初出茅廬的製片人。
五百萬美元的投資而已……是,這個投資在國內時大投資,但在好萊塢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沒有人留意這件事,更沒有媒體關注。
港島那邊倒是有報導。
但篇幅僅限於許安華(評委),還有港島女導演黎妙雪執導的《戀之風情》這部電影。
關鍵是黎妙雪也不出名,篇幅很少。
以至於大部分篇幅都集中在了許安華身上。
結束了和劉進的通話,任仲倫也是頗為懊惱。
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於是連忙撥通了一個電話。
“老韓,我是任仲倫。”
“打聽個事兒,你和劉進很熟嗎?”
“是哦,這麼說的話,你一定知道,他主演的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入選了威尼斯電影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