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我對你們的禮教也是很讚同的,這樣才能自律。人的思想不能任由放縱。俗話說:心似平原奔馬,易發難收!”
朱望對張碧說了聲“晚安!”睡覺去了。
次日一早,李明開車往雲遠市,朱望開車到方家村,分道揚鑣。
李明到雲遠城外,邵市長早在等候著了。
邵市長還是剛進口的低檔車,李明的車是進口的高檔小車,比起來邵市長的車就寒酸多了。
到了市中心的一個十字路口,人流攘來熙往,很是熱鬨,百貨大樓就在十字路口的北方,坐北朝南,果然是好地段。
停好車後,李明、張玫、李仁、白素娥一行跟著邵市長一行人,走進百貨大樓。
李明、張玫,李仁、白素娥仔細審視整個建築,麵積寬廣,光線明亮,四人在心裡暗暗點讚。
黃金地段,黃金鋪麵,的確是個理想的經商場地。
對照雲遠市的承包合同,明顯是雲遠市虧了,頗有讓利的味道。
看完場地之後,雙方到市府談判。
邵市長首先說:“李副部長,你看協議上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地方,請提出來商榷。”
李明笑道:“你們明擺著是以讓利的思想擬出這份協議的,我除了以公正心來對待這協議外,當然不會再有其他非份之想。
我看這樣吧,把免稅三年這條取消了,另外把場地租金加上去,或者場地變賣也行。變賣的話,現金多少,收取租金的話一年多少,都議一下。”
李明的話讓在坐的大小官員十分震驚,做為吉昌公司的負責人,理應站在吉昌公司的利益上,趁機為自己撈取更多好處才是。可是李明卻反而是是站在雲遠市的利益上著想,為雲遠市謀取利益。
實事求是地說,這份協議雖然是讓吉昌公司占了不了便宜,但對雲遠市來,何嘗又不是大有好處。
幾年來,百樓大樓人滿為患,員工超編,上班消極,病假遠超正常,進貨、銷售不計成本&bp;……各種管理製度漏洞百出。致使年年虧損,成了吃財政的大戶。
吉昌公司自負盈虧,又把所有職工安置下來,就是市府把百貨大樓這個大負擔甩給了吉昌公司,每年能為財政節省了一大筆經費支出。
邵市長在會上一提出把百貨大樓承包給吉昌公司,立即得到全體擁護,馬上就擬出了協議。他們還擔心吉昌公司不願意接收這個燙手貨,決定隻要吉昌公司願接收,還可以做些讓步,比如說免五年稅收……等等。
誰知李明不但同意接下這個爛攤子,不但沒有再提利己的要求,反而一開口就是要刪除利於吉昌公司三年稅務這一條,當年就要納稅。
更有甚者,還提出了要吉昌公司交納場地租金,或變賣場地。這就要讓吉昌公司損失一大筆的資金了。
邵市長感動地說:“李副部長,我說老實話,百貨大樓年年嚴重虧損,吉昌公司能夠接盤,就是對我們的莫大支持了。吉昌公司能夠年年納稅,就是我們的搖錢樹,我們還怎麼好意思再提場地租金呢。”
李明笑道:“老百姓的個體戶不是誰都要納稅嗎,而百貨大樓占據了這麼好的資源,有什麼理由不納稅呢。稅是必須要交納的,這是沒有任何可商量的。是按利潤的比例收稅,還是按營業額的比例收稅,那就是你們稅務部門的事。
場地租金也一樣,按臨街門麵租金的比例講算吧。一間小鋪的麵積是多少,租金是多少,平均每平米的租金是多少;再把百貨大樓的麵積量一下,有多少麵積,該收取多少租金,就清清楚楚了,誰也不占便宜,誰也不吃虧。”
按李明的說法計算下來,這兩樣一年為雲遠市財政增加將近一億的收入。而以前要虧損六千萬,兩下加起來,一年就是一點六個億。
雲遠市一下子就等於每年多了一點五個億,財政就寬裕了,邵市長的這個家就好當了。
李明本來是想將百貨大樓買下來的,考慮到條件還不成熟,時機不到,人們的思想難以接受,不如不提,暫時就以租用的模式,等時機成熟了再購買就是水到渠成,省了許多麻煩。
雲遠市府一班人喜出望外,邵市長說了一籮多的好話。當下把協議打印出來,雙方簽字,即時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