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回到姑姑家就將收到的那部分現金房租給了姑姑,然後回到客房上網。
這次他打開的不是《夜話民俗論壇》,而是終點。
陳鑫在終點混了兩年半多點,並沒有混出很大的名頭,隻不過是一個在一些讀者看來,腦洞稍微不錯的小精品作者。
不過隨著這幾年的寫書生涯,他也算是積累下了一批讀者,至少每次發新書的時候,已經不再是從零開始了。
這一次,陳鑫沒有打開自己的,而是搜索了雲龍天的筆名,也就是「天殘地缺」。
搜索出來後,陳鑫就看到了「天殘地缺」筆名下的那幾本書。
《最後一個民俗先生》《生活中的民俗誌怪》《民俗禁忌百談》
目前還在連載的一本是《最後一個民俗先生》。
其他兩本都在十幾萬字完結了。
嗯……用行業裡的話來說,這叫進宮了。
陳鑫不用看就知道為什麼切,這兩本書要是放在實體書店,說不定還真有人翻翻看看,但放在網絡站裡就有些不合適了。
僅僅這個書名就不會被網站的大數據抓中,自然也不會被推送流量。
至於內容,前兩本陳鑫僅僅看了前三章就沒看了。
文字功底不差,但劇情賣點沒有,純純網文方麵的新手。
而正在連載的這本《最後一個民俗先生》,至少名字是有進步的,書的開篇也是在以的方式講故事,主角也有金手指。
不過越往後,就越枯燥了。
故事和內容沒有任何起伏,金手指也和沒有一樣。
不過陳鑫還是耐心看完了。
看到最新章節之後,陳鑫心中多了一些盤算。
今天在得知雲龍天就是論壇裡的「天殘地缺」的時候,陳鑫心裡是驚訝和欣喜的。
畢竟這麼一位論壇大佬就在自己姑姑家住著,不論陳鑫以後想乾什麼都很方便,還合情合理。
而且,這還與陳鑫心裡的那個想法更契合了!
相比論壇,終點的用戶群體基數絕對是超過論壇很多倍的。
如果能以「天殘地缺」裡的東西編撰出鎮物,那這可就太行了!
不過這裡麵有幾個問題。
第一個是「天殘地缺」還是一個撲街作者,寫的書基本沒有人看,談不上傳播。
第二個是裡出現的內容要符合編撰的要求。
不能是虛構的,要以發生在現實的真實靈異事件為模板,這樣才能符合鎮物的編撰要求。
第三個則是民調局!
第一個還好說,陳鑫可以與「天殘地缺」探討寫作技巧,暗中指點指點。
實在不行,陳鑫還能在自己的書裡為「天殘地缺」的推廣一下,這是作者之間的一種常規的操作。
如此,怎麼都能為「天殘地缺」的拉來一批讀者,哪怕最後留不下幾個,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可第二點,關於將現實中的事件寫入中,這就有點難辦了。
「天殘地缺」雖然在論壇是大佬,但他實際上根本沒有經曆過靈異事件,他腦子裡的知識也隻能在論壇那樣的地方起作用。
除非「天殘地缺」在取材的時候,剛好將論壇中的某個靈異事件改編後寫在了自己的裡。
否則就算「天殘地缺」寫再多的民俗物品到裡,對陳鑫來說,除了學習一點民俗知識外,根本沒用!
至於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民調局對「天殘地缺」現在到底是一個什麼態度?
如果之後雲龍天被抓走了,那這件事就是無稽之談了。
可這件事陳鑫無能為力,他現在能做的隻有前兩點。
“事在人為,先將前兩點解決了,剩下的交給天意。”
“所以……要怎麼引導雲龍天將論壇中的靈異事件寫在自己裡呢?”
陳鑫陷入了沉思。
沒多久,陳鑫新建了一個文檔,隨即開始劈裡啪啦的敲起了鍵盤。
兩個半小時後,彙聚了陳鑫兩年半寫書心得的文檔被整理完畢。
其中大部分都是陳鑫的經驗之談,但在其中,陳鑫也夾雜著一點隱晦的私貨。
比如建議新人在初期沒有靈感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些現有的內容、影視動漫、現實案例,這樣會更真實,更簡單。
又比如在寫小眾文的時候,寫的越詳細越好,因為來看小眾文的人,看的就是細節,否則他們大可去看無腦爽文。
這些雖然是都是陳鑫夾雜在心得裡故意用來引導雲龍天的東西。
但並不是說這就是他瞎編的。
讀者的年齡段不同、經曆不同,總會有一批人會被一個類型的吸引。
有的人喜歡看打打殺殺,有的人喜歡看日常田園,有的人隻看標題,有的人逐字逐句。
隻要雲龍天能按照陳鑫心得裡的其他內容,將他的思維培養起來。
那不論怎麼寫,都會有人看的。
當然,若是雲龍天後續發展偏了,陳鑫也沒有辦法。
但總要嘗試一下的。
這麼想著,陳鑫就將文檔給雲龍天發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