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感激_華娛之學院派大導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81章 感激(1 / 2)

推荐阅读:

《舌尖上的華夏》雖然是隻有7集的紀錄片,但拍攝所涉及到的美食以及場景,卻是很複雜的。

可以說是足跡遍及了整個華夏,從南到北,從西到東,範圍極廣。

紀錄片跟電影有所不同。

紀錄片其實更接近電視欄目,它的播放形式、固定時長、標準化結構,都帶有電視欄目基因。

因此,國內大多數的紀錄片,都會有個總策劃。

例外的情況也有,比如一些小投資獨立作者型紀錄片,還有一些單集的低成本係列短片。

不過,這些紀錄片即使沒有總策劃,一般也有個類似的機構行使總策劃的作用,比如總編室等。

在一些規模大點的紀錄片中,都有總策劃總導演,而掌握劇組大權能代表劇組的,是總策劃,而不是總導演。

總策劃負責策劃整部紀錄片,宏觀把控紀錄片走向。

總導演是具體執行人。

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總策劃是電腦的操作係統,而總導演則是具體的應用程序。

當然了,很多的紀錄片,總策劃本身就兼任總導演。

曹陽也是《舌尖》的總策劃和總導演。

下麵還有具體執行的導演,也就是按照總導演的規劃乾活的導演。

最初,曹陽是打算把拍攝分成四組。

他自己掌控一組,拍攝一個單元,也就是一集的素材,剩下三組按照要求,分彆拍攝兩個單元的素材。

具體做法就是,他先把幾組集合起來,讓那三組都先跟著他,看他怎麼拍攝那一個單元,熟悉了他的拍攝方法後,就讓那三組各奔東西,拍攝剩下的六個單元。

為此,他在數字攝影機的選擇上,作為主力攝影的索尼CineAltaF35要了三台。

不過,在阿萊知道曹陽需要用到數字攝影機時,主動聯係程建業,送來了兩台他們研發的最新ARRIFLEXD21攝影機。

ARRIFLEXD21的性能不比索尼的CineAltaF35差,再加上如今還名氣不大,但今後會成為主流的REDONE也有兩台。

曹陽就改變了主意,決定直接分成六個拍攝小組,除了他之外,再分五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主題,這樣在製作的時間上,還能再縮短一些。

之所以是六個小組而不是七個,是因為曹陽先拍攝一集時,會讓其他所有人都跟著,按照他的風格拍攝,以便形成統一的風格。

然後,他再跟剩下的五個小組,每個小組再負責一集的素材拍攝。

也就是說,他總共要拍攝兩集的素材,而其他小組隻需要拍攝一集的素材。

既然除了曹陽這個小組之外,還有五個拍攝小組,那就需要設立五個導演負責具體拍攝事宜。

在每個小組導演的選擇上,曹陽先定下了幾個他的固定班底作為小組導演,顧常衛、寧昊,還有一直都跟著他的副導演柳杉和李明義,這就四個了。

剩下一個,其實老田是最好的選擇。

田莊莊作為老司徒的學生,是“稍微”繼承了一點老司徒的衣缽的,他拍過紀錄片。

在老田剛解禁的第二年,他拍了紀錄片《茶馬古道·德拉姆》。

《茶馬古道·德拉姆》是老田執導的第一部紀錄片作品,也是華夏第一部使用“高清”數字技術拍攝出來的影片。

為了拍攝記錄滇西北怒江流域原住居民的生活現狀,他率拍攝團隊沿怒江而上,一路上風餐露宿,屢曆驚險,隨馬幫徒步至察瓦龍,再原途返回。

這五十多天的古道之行,讓老田瘦了十幾斤。

這部《茶馬古道》製作出來後,老司徒當時對老田是極其滿意,認為他跟自己還是學了一些“皮毛”的。

嗯,至少有那麼兩三個月,沒罵過老田。

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讓曹陽有些可惜的是,老田被他推到《建國大業》去當導演去了,如今《建國大業》正在拍攝,老田肯定是沒辦法給他當紀錄片導演了。

不過,在老田知道這件事後,就給曹陽推薦了他的另一個學生,北電管理學院的青年教師張奇。

老田算是張奇的老師。

老田告訴曹陽,張奇曾在2000年,就做過央視1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共和國外交風雲》的編導和攝影師,對紀錄片有著獨特的認識。

曹陽查了下張奇的簡曆,他是中傳電視係的,畢業後進了央視做了攝影師,從事的全是做紀錄片工作。

《共和國外交風雲》中,他的主職就是攝影師,還實際擔任了分集導演,還因此拿到了第18屆電視金鷹獎最佳紀錄片導演獎。

後來,他考上了北電電影學碩士,製片管理方向,老田就是這個專業的導師之一。

從06年起,張奇就在北電管理學院任教了。

當然,目前來看,老田帶過的那麼多研究生中,也就寧昊算是他的“親傳”弟子,其他的隻能算是學生,親進度上跟寧昊沒法比。

不過,既然老田推薦了張奇,曹陽就給張奇一個機會,讓寧昊通知他,讓他明天到自己的辦公室一趟。

曹陽還是要考察一下的,行的話就用,不行就換人。

分集導演跟演員不同。

要是演員,曹陽肯定沒有顧慮,他對演員的要求就沒有那麼高了,什麼演技不演技的,隻要形象符合,那就行了。

但分集導演必須要有一定分析能力和執行能力,基本功起碼要紮實才行。

老田回北電任教後,這些年帶了不少研究生,其中目前發展最好的就是寧昊。

寧昊在還沒上老田的研究生時,就跟著曹陽了,他上課的時間其實不太多,很多時候都跟著曹陽在拍戲,隻有拍完戲空閒時間,才會回學校上幾天課。

因此,寧昊跟老田的其他學生,說實話並不是多熟悉。

比如張奇,寧昊就不算太熟悉,畢竟二人的專業不同,交集少了很多。

不熟悉歸不熟悉,但總歸還是知道有這麼個人的,電話也有。

當張奇的電話響起時,他看了一下,上麵顯示是寧昊,這讓他一時有些驚訝。

說實話,他跟寧昊不熟悉,也不是一屆的,但同為老田帶過的學生,電話還是留過的。

“寧導,你好你好,好久不見了,你回國了?”

張奇作為北電的老師,對於自己“師弟”寧昊,還是有些關注的。

畢竟老田帶過的那麼多學生中,要說現在混的最好的,無疑就是寧昊了。

大家最羨慕寧昊的,就是他是曹陽導演的固定班底,並且曹陽導演也給了他很多機會。

比如去年那部引起熱議並且票房超級大爆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寧昊就是執行製片人,這已經是北電大多數人這輩子都不可能達成的成就了。

更何況,還有一個消息現在已經傳開了,那就是曹陽導演擔任製片人和編劇的一部好萊塢電影,就是讓寧昊執導的。

那可是好萊塢電影!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