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擲彈兵的車載迫擊炮班組,一個基數的炮彈是22箱66發,這個班組顯然帶了超額的彈藥,鋼板衝壓出來的彈藥箱至少有30個以上。
檢查後發現裡麵有20箱是有彈藥的,和盟軍的幾次作戰,隻消耗了車上三分之一的炮彈,背不走的全都留在了這裡。
“礦洞裡這麼乾燥的環境,這些炮彈肯定還可以發射,不過為了防止出現啞彈,引信還是要翻新一下的。”
確認過迫擊炮的狀態沒有問題,夏彧又抄起了一枚Wurfgranate39高爆彈,檢查彈體、分離的引信,還有底火道。
泡過水的炮彈隻能做彈藥標本,唯有長期乾燥保存的古董炮彈還能整備到正常發射的狀態。
但這種成色可遇不可求啊,夏老板從業至今也是頭一次遇到。
“它們值錢嗎?”
對古董炮彈這個分類,小卡爾根本就沒涉獵過。
“值錢?那些口徑大點的炮彈殼都能賣幾百歐,你覺得還可以打的整裝彈能賣多少?”
“那不得幾千歐?”
“翻新出來,一發能頂一杆空軍版毛瑟Kar&nm的就更貴了。”
沃斯特羅的地下彈藥,最有價值的東西不是被夏彧賣掉的那些毛瑟軍剩彈,而是那批還沒有動過的88mm高射炮彈藥。
隻要保發射,一發賣個大幾千歐不成問題,十發都能頂一門炮了。
這個就是不能用的架子貨,和能夠投射出去的火力的區彆了,不過他暫時還沒有把它們變現的資格。
發射器什麼的都好說,真正門檻高的是彈。
小口徑的還好說,口徑越大打的越遠,在非洲沒人管你,其他地方肯定會被納入監管。
像死要錢的老美,子彈都還好說。
&nm的炮彈,幾枚M67手榴彈,你敢信印花稅是按個數算的麼。
一律200刀樂一發或一枚,比彈藥本身貴了好幾倍。
可怎麼說呢,聰明人會自己找平替的。
富哥直接不以個人名義買彈藥了,手癢的時候提上炮走那些提供火炮射擊體驗的公司渠道打個痛快,這樣即便價格翻一倍也比自己買便宜。
窮夥計就自己玩複裝,子彈的黃銅彈殼能複裝個十幾次,炮彈也一樣,等同於200美元買一個彈殼的使用權,攤下來十幾刀一次也能接受。
當然,有遵紀守法的,也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主打一個黑白灰五彩斑斕。
而回到歐洲這邊,並不是所有人幾百歐一個炮彈殼買回去真的當擺件。
像海森堡教授那樣具備專業知識的會嘗試複刻,甚至是改進配方。
沒有這個實力的現代顆粒黑火藥往裡懟就是了,隻要發射器沒問題就炸不了膛,聽個響也不錯。
夏彧和小卡爾合力將兩輛Sd.Kfz.251/2上的所有彈藥箱都查看了一遍,發現了8箱20枚準發射狀態的炮彈。
兩個炮班隻帶走了一門迫擊炮和10箱共30發炮彈,多的就拿不走了。
剩下的這8箱準發射整裝彈,就這麼裝上車拉走實在是太危險了,畢竟二戰那會兒炮彈還沒有自旋保險,拉掉引信上的安全插銷嗑一下就能當手榴彈扔。
他們兩人又花了大半個小時將這些彈藥恢複到運輸狀態,這才鬆了一口氣。
不得不感慨一句,軍鬥還是比民鬥危險了不少,未爆彈和整裝彈一個不小心都會爆炸,輕輕鬆鬆送你上西天,真的一點都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