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耶律大石,來了!_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 > 第240章 耶律大石,來了!

第240章 耶律大石,來了!(1 / 2)

大軍再開拔,出雄州北上,往歸義城出發。

歸義城有守軍一千七八百人,城池不大,更像是個堡寨,也是遼國在邊境之處最重要的橋頭堡。

卻也彆看這守軍隻有一千七八百人,真要攻打這般堅硬堡寨,也並不那麼簡單。

乃至,七八萬軍,也並不能倚仗人多勢眾派上用場。

歸義與雄州城極近,不過六七十裡地,若是出得邊境去遼之歸義城,甚至不過三四十裡。

七八萬軍,還有各種輔兵,乃至還有幫著運糧食的後勤輔兵,還有民夫,出雄州去,調度起來也著實麻煩。

行軍之事,從來不能真的把大軍裹成一團往前走,依舊還是要走路,走路,不免就有人在前,有人在後。

此時,蘇武自己已然到了歸義城下,卻還有人手車駕才出雄州邊境,七八萬軍,數萬輔兵民夫與匠人,綿延去,三四十裡之地。

為了確保每一部的編製不亂,各部是緊密在一起行軍,各部之間,倒是不一定很緊密。

這也是防備敵襲之法,但凡有敵人來,至少保證每個部曲都能臨時立馬組織起來,形成有效的防禦與抵抗。

蘇武很小心,他總覺得哪裡有問題,他更也知道,雖然他是第二次成為這般巨大人數的主帥,但他心中時刻提醒自己,這一次與上一次不同……

大大不同,上一次打方臘,方臘既沒有騎兵來去馳騁,也沒有巨大戰船可占水道。

直白說,就是方臘從來沒有掌控到過戰爭的主動權。

這一次不同,這一次,遼人是有戰爭主動權的,遼人之騎兵,也是來去如風。

在哪裡打,什麼時候打,怎麼打,遼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

甚至,也有選擇暫時不跟你打的權力。

所以,蘇武心中貫徹一點,那就是步步為營,前鋒不要太走遠,後軍也不能太拖遝,走一步停一步。

就好比今日,就停在歸義城外,停著等著,等每一部都慢慢聚過來,聚在一起,把營寨都劃分好,井然有序,每一部都不能有一點亂象。

蘇武自己也不斷來回打馬去看,到處去看。

大軍已然過境了,想來遼人的探子也早已飛快往北去報,遼人迎戰的軍隊,想來不久就會來。

十有八九,或者一定就是耶律大石,不會有第二個人,一想到耶律大石,蘇武就精神緊繃。

到得歸義城下,蘇武反倒不急了,也是有意提醒自己不急,先把自己的人馬都理順,乃至也可以在歸義城下耽擱一些時間,隻要能打勝仗,時間其實並不那麼重要……

隻要蘇武打了勝仗,那燕京城裡的人心,才會起變化。

匠作營也擺開,該伐木伐木,該造軍械造軍械,木材不夠,就從雄州往前運,這段路不遠,還控製得住。

蘇武也不斷往外派出遊騎,漫山遍野去撒,也生怕被偷襲。

隻待各部慢慢就位,蘇武也不知巡了多少路去,中軍大帳,便再濟濟一堂。

既然已經出境入了遼國,這戰爭也就開始了。

中軍大帳之內,那一個個都是躍躍欲試,許也還有不少人性裡的私念,誰人都知,上一次江南剿賊,立功者,那是盆滿缽滿,加官進爵。

此番之戰,更比江南剿賊的功勞要大得多,許一個功勳到手,那就是潑天之功,潑天的富貴,官職超晉也不在話下,錢財更是不必說,乃至青史留名,史書萬代來載!

這般情況之下,可見在座軍將心頭是何等激動。

便也不必蘇武多言什麼,諸多軍將早已來去熱烈在談,交頭接耳……

楊可世更是最著急,隻看蘇武一進來,才坐定,已然就開口:“蘇帥,昨日末將請戰,蘇帥說容得再議,今日末將再請戰,願為先鋒,攻城拔寨也好,先頭探路也罷,末將從來悍勇,但有不效,提頭來見。”

楊可世一說完,劉光世連忙來說:“末將也願為先鋒!”

楊惟忠便也來言:“若是攻城,末將先登,不克,可斬人頭!”

武鬆豈能不說話?他自左右拱手:“諸位兄弟,不必多爭,此番我京東軍,願攻堅克難!眼前小城,且讓我等兄弟,先來一試!”

王稟其實有些“怯場”,不是他心怯,而是他資格有些不夠,在場都是沙場老將,唯有他,年歲雖長,但其實資曆卻淺。

便是幽幽一語來:“若是蘇帥願用婺州兵,我等自也奮勇效死,不在話下!”

種師道看著在笑,也道:“好啊好啊,軍中如此請戰,豈不也是聞戰則喜?軍心可用!”

劉延慶也是笑嗬嗬:“眾將如此願戰,好事啊,卻是怎麼打,用哪一部,且聽蘇帥命令就是……”

也是這歸義小城,鋪不開太多人,一兩部去,足以圍個水泄不通。

蘇武看著眾人七嘴八舌,其實也有一種感覺,其實在場能說話的人,官職上,相差都不大。

乃至有些部曲看似人少,但主官的官職反而更高,有些部曲看似人多,主官的官職卻也不一定就高出多少。

這大宋之軍,就是這麼多團長旅長聚在一起,謀這十萬人二十萬人的大戰場,但這些團長旅長的“軍銜”,卻又高低不一,有些已經就是“少將中將”的軍銜了,有些還是“少校中校”的軍銜。

但他們之間,又互不隸屬。

也好在,此番,蘇武是帥,把這些人攏在這裡。

也好比曆史上這一戰,童貫雖然也在,但他又並不親自前線,前線要麼是種師道,要麼是劉延慶,兩人雖然資曆最老,但又讓人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蘇武看向左右之人,便也皺眉,有一種感覺最難受,就是不確定感,打方臘的時候,有一種確定感,但打遼國,蘇武就感受不到這種確定感了。

蘇武自己甚至也不知道這是為何?

眾人還在七嘴八舌,這個說自己部曲必然悍勇,那個也說自己部曲,攻城必克。

乃至眾人之間,也還互相打趣,甚至也叫囂幾語,當然也都是玩笑之間。

蘇武皺眉思索來去,慢慢抬手。

便是蘇武一抬手,眾人話語一停,目光就聚來。

隻聽蘇武來說:“大軍皆當先在這歸義小城之下停留三日!”

楊可世便是大為不解,立馬說道:“蘇帥,這般是為何啊?莫不是為了打造軍械?我八萬之軍,數萬輔兵民夫,豈能因為這麼一座小小城池止步不前?而今正是良機,此般良機若不把握,白白坐失,那真是悔之晚矣啊……”

蘇武便也問:“那楊將軍以為如何?”

楊可世立馬來說:“那自當分兵快進,留兩部人馬圍困歸義足矣,隻等軍械打造好了,破城就是,其餘之軍,特彆是騎兵,當快步往北,兵貴神速,要的就是大軍臨城,攏共不過二三百裡之遙,隻要大軍到得燕京城下,遼人必然驚恐萬分,萬事大吉也!”

這一番話說來,在場不少人,還真就在點頭認可。

自是這番話是有點道理的。

劉光世也說:“是啊,蘇帥在江南,那可是孤軍深入,中心開花,打得百萬之賊抱頭鼠竄,此番不過二三百裡就到燕京,軍中兵多將廣,騎兵快出,直奔燕京城去,倒也無妨!”

蘇武聽著也還點頭,這道理也對。

種師道倒是不多言,隻看著蘇武。

劉延慶眼神裡,卻也有一種熱烈在憧憬,似乎也認可兒子所言。

蘇武慢慢點頭,也來問:“一旦分兵,騎兵快去,便是脫隊而走,步卒之間,有人快有人慢,有人在前,有人在後,八萬軍這麼一拉開,如此寬闊之地,遼人騎兵也是來去如風,換個位置想想,如果諸位是遼國軍將,如何應對?”

眾人當真立馬也想……

蘇武也不等眾人多想,便繼續來說:“我若是遼將,手握百戰哀兵,雖然人數定然不多,我隻做一事,那就是在這拉開了的八萬軍中,先尋一部,隻看哪一部最鬆散,就先快馬而來,先與此部奇襲速戰一番,若能得勝,軍心必是此消彼長。”

如此一語去,陡然間,滿場立馬沉默下來,眾人皆在思索。

便是楊可世想得一想,又來開口:“我軍也有遊騎,也有騎兵,防備著就是,他騎兵若來了,自就派騎兵去迎。”

蘇武不是搖頭,而是點頭,卻道:“此處乃遼之地也,一百八十餘年不歸中原,地形地貌,遼軍了若指掌,我等雖有輿圖,但其實並不熟悉,我在明,他在暗,防備敵襲,猶如防賊,再多是遊騎,也並不能確保萬無一失!”

楊可世便又道:“蘇帥,何必如此保守?昔日裡,蘇帥領兵,從來都是兵出奇招,此番卻著實過於保守,就算遇了敵襲,在場諸位,哪一部不是久經戰陣之兵?隻管迎敵就是,隻待稍稍一定,拖住敵騎,周近友軍來援,反而還能大勝。”

想法說法,聽到蘇武耳中,都他媽對。

但偏偏蘇武就是知道,野戰對壘,就是沒打過耶律大石,被耶律大石當狗揍。

蘇武再看楊可世,陡然心中一念,是不是你?應該就是你,第一個被耶律大石打成了狗!

蘇武搖著頭:“按我之軍令就是,全軍就在歸義城等三天,等攻城器械打造完畢,先攻城!”

不知多少人一臉失望,最失望莫過於楊可世,他在江南剿賊之中,其實立功不多,此時如此著急請戰,豈不就是因為看著劉光世升了又升,看得蘇武麾下那些以往名不見經傳的人也升了又升……

乃至一個昔日小小的校尉韓世忠,而今已然也是一州兵馬都總管。

姚平仲那般強頭強腦的人,也是升遷連連。

而今,正也是軍中新人換舊人的時候,種師道種師中劉延慶王淵之輩,都是越發老邁,正是新一代人出頭的時候。

楊可世豈能不出頭?

楊可世還要來言:“蘇帥,此番,當真過於謹慎了一些!”

楊可世,在蘇武麵前,雖然心中念想無數,但說話,還是不敢造次。


最新小说: 開局千古一帝,華夏神學震撼全球 都市之無極至尊 我是深淵 我在鎮武司殺生成神 黑日黃昏 都市兵王之傳奇 快穿之心機美人撩又野 精靈真的很想擺爛【西幻】 人生處處有獎勵 我的鍋是異世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