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答應你了。”
她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堅定。
朱慈烺聽到這話,笑著說道:
“你答應本宮有什麼用?你又不是蒙古的大汗,這事兒還得你哥哥點頭才行。”
琪琪格臉色一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如果你真的能按照你承諾的那麼做的話,那麼我可以保證我的哥哥一定會答應的。”
“所以這次希望你能夠信守約定,不要再食言了。”
朱慈烺點了點頭。
“放心,這次本宮絕對會信守承諾,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話說到這裡的時候,琪琪格突然就坐不住了。
因為她心裡著急啊,畢竟這麼重要的事情,必須得趕緊告訴阿布奈才行。
於是緊接著,她直接看向朱慈烺開口道:
“既然事情已經談妥,那我就先走一步,我要把這個消息趕緊告訴我的哥哥,讓他也早點做好準備。”
隻是沒等她動身,朱慈烺就攔住了她。
“雖然這件事情確實很著急,但是也不急於這一會兒了,本宮剛才已經下令兵部八百裡加急,儘快把這件事情告訴你的哥哥。”
“你再快能有八百裡加急快嗎?所以還是等等吧,兩日後大軍便會出發,到時候咱們一起走。”
“萬一你一個人半路上要是出點什麼事的話,可是會影響到接下來大明和蒙古合作的!”
琪琪格聽到這話,也沒了辦法,隻能悻悻地答應了。
突然就在這時,一旁的鄭小妹一臉擔憂地看向朱慈烺說道:
“殿下,怎麼你又要禦駕親征嗎?”
之前鬆錦之戰的時候,鄭小妹每天都在東宮擔驚受怕,生怕朱慈烺有個什麼閃失。
結果沒想到過去了幾個月的時間,朱慈烺居然又要去禦駕親征。
雖然這次可能沒有什麼危險,但她還是擔心得厲害。
朱慈烺見到鄭小妹一臉擔憂,趕忙笑著安慰道:
“放心,本宮又不傻,開疆拓土、為國征戰那是將士們的事情,本宮可不會那麼莽撞地親自上陣。”
“這次本宮隻是去鎮守宣府而已,主要是為了穩定局勢,協調各方事務,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鄭小妹聽到這話,神情還是有些猶豫。
她咬了咬嘴唇,說道:
“那殿下,這次可否讓臣妾與你隨行?畢竟你身邊總是需要有人照顧的。”
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撒嬌的意味,眼神中滿是期待。
朱慈烺聽到這話先是一愣,但隨即又笑了出來。
他看著鄭小妹那滿是期待的眼神,心中不禁一軟,隨後說道:
“如此也好,反正這次本宮又不去打仗,就當是去邊關散散心了,有你在身邊陪著,本宮也能輕鬆不少。”
得到朱慈烺的答應,鄭小妹不禁喜不自禁,臉上瞬間便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緊接著,朱慈烺似乎又想到了什麼,然後叮囑道:
“不過去的時候你可能需要女扮男裝,畢竟要是被其他將士們看到本宮攜帶女眷出征,影響總是不好的!”
鄭小妹連忙應道:
“殿下放心,臣妾知道該怎麼辦!”
在鄭小妹看來,不就是女扮男裝嗎?這有什麼打緊的?
隻要能陪在朱慈烺身邊,讓她做什麼都願意。
事情決定之後,鄭小妹和琪琪格便趕忙各自忙活去了,畢竟他們要準備的東西還真不少。
一時間,連桌上的火鍋都顧不上吃了。
見此情形,朱慈烺他自顧自地尋了個位置,悠悠然地坐了下來,接著又端起碗筷,繼續享用起那熱氣騰騰的火鍋來。
此刻的他,心中並無絲毫的慌亂與急切,畢竟所有的事宜都早已安排得妥妥當當,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按照計劃推進著,又有什麼好著急的呢?
他慢悠悠地吃著火鍋,感受著那麻辣鮮香的味道在舌尖上散開,每一口都吃得極為愜意。
時間就在這享受美食的過程中悄然流逝,等吃完這頓火鍋之後,差不多已經到了中午時分。
朱慈烺放下碗筷,沒有絲毫的猶豫,徑直起身便準備前往皇宮。
他打算去和崇禎打個招呼,畢竟此次出行,路途遙遠,少說也得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回來。
不打個招呼實在說不過去。
而且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裡,崇禎肯定還是需要偶爾上朝處理朝政的。
所以他必須提前去叮囑一下崇禎,避免在他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裡,崇禎又搞出來什麼幺蛾子。
畢竟現在又不是剛造反的那會了,也不用去哪裡都帶著崇禎了。
當朱慈烺剛來到坤寧宮的時候,好巧不巧,剛好碰到了崇禎正在和周皇後一同用午膳。
隻見那膳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讓人看了便食欲大增。
當然,朱慈烺現在肯定是沒有什麼胃口了,畢竟他才剛吃完火鍋。
朱皇後看到朱慈烺前來,臉上露出一絲親切的笑容,招呼道:
“烺兒來了,快坐下吃點東西。”
那聲音裡滿是關切。
朱慈烺看著桌上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然後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母後,兒臣剛才已經吃過了。”
聽到這話,周皇後有些疑惑地看了朱慈烺一眼,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
畢竟現在時辰還早,按照常理來說,這午膳的時間都還沒到呢,朱慈烺怎麼這麼早就吃過午膳了?
不過這在她看來也不過隻是一件小事罷了,因此並未過多在意。
讓一旁的宮女給朱慈烺上了一杯茶之後,便又繼續用起膳來。
朱慈烺則是在一旁尋了個舒適的位置,悠閒地端起茶水輕輕地抿了一口,那茶香在口中散開,讓他覺得十分愜意。
崇禎自始至終都沒有主動開口說話,因為他心裡清楚得很,朱慈烺此次前來,肯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跟他商量。
這段時間以來,類似的情況已經發生過不少次了,他早就習慣了。
和往常一樣,用過午膳之後,周皇後隨便找了個理由便起身離開了。
因為她心裡明白,這父子倆肯定是有要事相商,自己在這裡多有不便,還是離開為好。
不多時,偌大的宮殿裡,便隻留下了朱慈烺和崇禎兩人。
崇禎一邊愜意地喝著茶,一邊緩緩地開口問道:
“說說吧,這次又有什麼事情?是讓朕背鍋,還是要朕下什麼聖旨?”
不得不說,崇禎這反應熟練得簡直讓人發指,很明顯對朱慈烺的這些套路早已了如指掌。
朱慈烺聽了崇禎這話,覺得有些好笑,但還是直接進入主題說道:
“父皇,今日早上兵部接到了宣府傳來的奏疏,奏疏上詢問要不要對蒙古進行燒荒和搗巢。”
燒荒和搗巢?
崇禎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後很快便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疑惑的神情。
“多少年了,大明邊軍都沒乾過這種事了,怎麼突然之間就要乾這種事了?”
要知道自崇禎繼位以來,大明國力衰退,可從來沒進行過燒荒和搗巢這樣的軍事行動,所以此時聽到朱慈烺突然提及此事,難免讓他感到有些意外。
朱慈烺則是耐心的說道:
“邊軍之所以很久沒有做這種事了,一來是因為之前邊軍懼怕建奴和蒙古,所以不敢做這樣的事情。”
“二來就是這麼做並不算軍功,甚至連最基本的贏錢賞賜都沒有,戰士們自然更不願意去做了。”
“畢竟打仗嘛,大家要麼希望能立下軍功,光宗耀祖,要麼希望能發一筆橫財。”
“可燒荒和搗巢這種事情,既危險又沒有實際的軍功可拿,誰願意去乾呢?”
崇禎點了點頭,覺得朱慈烺說得倒也有幾分道理。
他微微思索了片刻,然後繼續問道:
“那你又是什麼意思?你既然能來找朕,應該是決定要去蒙古燒荒和搗巢吧。”
崇禎現在可是太了解自己這個兒子了,他既然來找自己說起這件事情,想必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眼鏡如此,朱慈烺點了點頭說道:
“兒臣確有此意。”
但下一秒,崇禎卻是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擔憂的神情。
“朕覺得這件事情有些不妥,你彆忘了蒙古在不久之前可是臣服了大明,現在蒙古大汗還是朕封的,蒙古也算是大明的藩屬國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再去進行燒荒和搗巢的話,這讓天下人怎麼看大明?讓那些藩屬國又如何看待大明?”
崇禎的這番話總結一下其實也就是一句話:
朕知道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朕丟不起這個人啊!
哎!
朱慈烺聽到這話,無奈地在心中歎了口氣。
看來又得解釋一遍這次的真正目標了!
隨後,朱慈烺將之前和李邦華說過的事情大概重複了一遍。
聽到這些話之後,崇禎的眼前一下子就亮了。
他倒是沒有想到,朱慈烺想對付的居然不是阿布奈,而是其他蒙古部落。
真要是這樣的話,那可就不算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