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如此,朱慈烺這才不緊不慢地說道:
“很簡單,既然你們願意歸降大明,那就必須充分展現你們的誠意。”
“首先,大明要在你們的部落駐兵,這是為了確保你們不會再有反叛之心,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你們的部落。”
“其次,大明還會派遣官員對你們的部落進行一定的管理,不過當然,這種管理不會違背你們部落首領現在的統治,隻是起到一個監督和協助的作用。”
“最後,大明要擁有你們部落一定的兵權!”
“除了這些之外,大明也會讓你們部落中的一些官員在大明任職,如此一來,大明才可以相信你們的誠意!”
“也願意接受你們的歸降!”
土默特使者聽到這話,瞬間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
這是要對他們進行實質性的統治啊!
說實話,對於朱慈烺的這個決定,他們這些使者其實沒什麼意見的,甚至還有些開心。
畢竟要是真這麼做了,他們也算是半個大明人了,以後說不定還能在大明做官,享受榮華富貴!
你說他們能不願意嗎?
但是這對於土默特的貴族和首領而言,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了。
畢竟雖然說了不會影響部落首領的權力,但真到了那一步,怎麼可能不影響部落首領的權力呢?
等到大明在土默特駐兵的時候,首領的權威必然會受到挑戰,部落的格局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想到這裡,為首的土默特使者隻能小心翼翼地說道:
“尊敬的大明太子殿下,這種事情小人實在是做不了主,小人必須回去和首領商議一下,再給您一個答複。”
“還望太子殿下能夠體諒小人的難處。”
說著,眼神中滿是懇求。
朱慈烺聽到這話也不在意,隻是淡淡地說:
“沒關係,本宮可以等,不過你們最好快些給個答複,不然若是等到七萬騎兵返回的時候,那麼土默特會不會繼續存在就不好說了。”
很明顯,朱慈烺這是在明晃晃的威脅他們,要是他們不儘快做決定的話,那麼等到七萬騎兵歸來的時候,就會直接踏過土默特的領地,毀滅整個土默特。
這番話讓這群使者們心中一陣發寒。
下一秒,土默特使者趕忙拜倒在地,語氣略微顫抖的說道:
“遵命的大明太子殿下,請您放心,我們一定儘快給您一個答複。”
隨即,這群土默特使者便顫顫巍巍地退了下去。
隻是離開之時,他們腳步踉蹌,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巨大的壓力。
緊接著,在宣府簡單的補充了一些物資之後,他們沒有絲毫停留,直接便踏上了返回土默特的路途。
一路上,他們心事重重,都在思索著該如何向首領俄木布彙報這件事情,以及俄木布會做出怎樣的決斷。
接下來的幾日裡,宣府顯的更加熱鬨了。
因為快要過冬的緣故,所以宣府的貿易往來也更加頻繁了。
每天都有大量的牛馬、毛皮等物資從草原各部源源不斷地進入宣府。
同樣的,大明各地的商人們也不斷將糧食、布匹、食鹽等生活物資從大明各地運往宣府。
雙方各取所需,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朝廷也是賺的盆滿缽滿,因為每一件運到宣府的貨物,朝廷都會收取一定的稅收。
沒辦法,在古代無論是哪一個民族,隻要快到冬天的時候都會儲存大量的物資準備過冬。
畢竟古代不比現在,這時候的生產力低下,物資匱乏,冬天的時候更是難獲取到足夠的物資。
所以每到這個時候,貿易就顯得尤為重要,各部落都會想儘辦法來獲取過冬所需的物資,以確保部落的生存和繁衍。
與此同時,畫麵來到陝西河南。
此時此刻,潼關城下,一幅慘烈而又悲壯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舉目四望,隻見周遭原本鬱鬱蔥蔥的樹木,如今已全部被無情地摧毀,隻留下一片光禿禿的景象,仿佛是大地在訴說著這場戰爭的殘酷。
所有能派上用場的樹木、石塊,都已被農民軍搜刮一空,悉數被製作成了攻城的利器。
農民軍們如同一群被憤怒與絕望驅使的猛獸,不斷發出震耳欲聾的嘶吼聲。
他們一波接著一波,如同洶湧的潮水一般,不顧一切地朝著潼關城衝去。
那氣勢仿佛要將這座堅不可摧的城池徹底碾碎。
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攻破這座城池,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在那高聳的城牆之上,孫傳庭正親自率領著一眾官兵嚴陣以待,頑強地抵抗著農民軍的瘋狂進攻。
看著城下那如螻蟻般不斷湧來的農民軍,孫傳庭的臉色愈發陰沉,眉頭緊緊地皺在了一起。
最近一段時間,李自成攻城的攻勢變得越來越猛烈了,今日更是從淩晨時分便開始了猛烈的攻擊,一直打到現在,接連攻打了七八個時辰,中間竟沒有絲毫停歇。
光是農民軍那邊,就已經倒下了不下三千人,屍體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大地。
不過好在守城的官兵們訓練有素,且城牆堅固,並沒有出現多大的傷亡。
而且按照目前的局勢來看,這潼關城應該是能夠守得住的。
因為早在之前,意識到局勢有些不對勁的時候,孫傳庭便當機立斷,緊急從其他地方調來了三萬新兵前來幫助守城。
也就是說,如今潼關這邊差不多有六萬左右的將士駐守。
可千萬彆小看這六萬將士!
要知道自古以來,在攻城之戰中,攻城的人數最起碼要是防守人數的十倍以上才有可能攻下這座城池。
而且,攻城一方還必須攜帶大型的攻城利器,如雲梯、衝車、投石機等,才有機會突破城池的防線。
但是很明顯,這兩點李自成的農民軍都不太符合。
雖然他們的人數大概有六十萬之眾,但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缺乏正規的軍事訓練,戰鬥力參差不齊。
再加上他們也沒有什麼大型的工程機械,攻城手段十分有限,所以雙方也隻是在死磕而已。
農民軍們一次次地發起衝鋒,卻又一次次地被官兵們擊退,隻留下一地的屍體和殘破的攻城器械。
因此在孫傳庭看來,李自成是無論如何也攻不下潼關的。
也正是意識到了這點,孫傳庭一直沒有向朝廷請求援助。
他覺得自己完全扛得住這場攻勢!
而且他也知道朝廷最近正打算對蒙古進行燒荒和搗巢,這可是關係到邊疆安穩的大事,甚至連太子朱慈烺都親自去了宣府督戰。
在這種情況下,孫傳庭實在是不想再給朝廷和朱慈烺增加負擔,畢竟朝廷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不能都耗費在這潼關城下。
與此同時,在潼關之外不遠處的一處高山之上。
李自成正騎著馬,身姿傲然地立於高山之巔。
他冷冷地望著遠方的場景,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無奈與不甘。
看著自己手下的農民軍們正在前方奮力攻城,喊殺聲震耳欲聾,而那座潼關城卻依然巋然不動,猶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巨山,李自成無奈地歎了口氣。
因為他心中清楚,自己大概是沒法攻下潼關了。
自從之前和羅汝才他們商量接下來的戰略,已經過去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也就是說,按照之前商議的計劃,明天他就應該撤退了,然後想辦法度過這個冬天了。
畢竟最近幾天天氣突然一下子就變冷了,寒風凜冽,吹在臉上如刀割一般。
晚上的時候,哪怕蓋著厚厚的被子,都會瑟瑟發抖。
很明顯,這是大雪即將到來的前兆。
如果不儘快找個地方過冬,這六十萬農民軍恐怕就要在這冰天雪地中凍死大半了。
雖然知道這件事情迫在眉睫,甚至事關幾十萬大軍的生死,但是說實話,李自成實在是不甘心啊!
他不甘心就這麼走了!
他隻是想打回陝西,回到自己的家鄉,怎麼就這麼難呢?
該死的崇禎,為什麼要把孫傳庭這個讓人頭疼的家夥派來陝西呢?
孫傳庭就像一座難以翻越的大山,橫亙在他前進的道路上,讓他寸步難行。
想到這裡,李自成恨得牙癢癢,雙手緊緊地握成了拳頭,臉上的表情都變得有些扭曲了起來。
看了一眼逐漸落下的太陽,隻見那血紅的餘暉灑在大地上,仿佛給這場戰爭披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
最終,李自成還是歎了口氣,仿佛下定了什麼決心似的對著一旁的張獻忠說道:
“算了,鳴金收兵吧。”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和無奈,仿佛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掙紮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張獻忠聽到這話,這才鬆了口氣。
因為他覺得李自成最近都有點魔怔了,每天不要命地去攻打潼關,每天傷亡都有幾千人。
再這麼下去,估計農民軍都要被消耗完了,這對他們可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這六十萬農民軍可是他們在這亂世中生存的根本,如果就這麼消耗殆儘,那他們以後還拿什麼去爭霸天下?
不過好在今天是最後一天了,按照之前的約定,明天大軍就會離開潼關,然後找個合適的地方準備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