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剛才電光火石之間,他便想到了這個主意!
首先,就是即刻派人去西安府找秦王要糧食。
秦王身為皇親國戚,享受著朝廷的恩澤,在這關鍵時刻,理應為大明分憂。
而且這次也不要什麼大米白麵之類的精糧了,就要雜糧,而且越便宜越好,隻要能吃、吃不死人都可以。
畢竟如今這個時候,隻要能吃飽飯,吃的是什麼都已經不重要了。
孫傳庭估計,這麼一來最起碼可以維持這十萬人兩個月左右的糧食消耗。
隻是又得讓秦王大出血了!
不過為了這十萬百姓,隻能再苦一苦秦王了!
之後他再想辦法從河南周邊的幾個省份籌集一些糧食,如此一來又能吃上兩個月。
在這期間,他也會將潼關發生的一切告知朝廷,然後請求朝廷儘快調撥糧食。
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就算如今正值冬季,運糧可能會很困難,這糧食應該也能運到陝西了!
而且這已經是他做出的最好的決定了,既能守住潼關城,又能拯救這十萬百姓的性命!
眼看著周圍的將士沒有人再出言反對,孫傳庭便直接下令道:
“傳令下去,派遣軍隊出城,讓百姓們分批進城,然後妥善安置。”
一眾將士聽到這話,趕忙領命。
“末將遵命!”
隨後便開始忙活去了。
隻有羅汝才沒有離開。
羅汝才再次看了一眼城外的百姓,隨後由衷的誇讚道:
“大人果真是聖賢之人!”
孫傳庭聽到這話隻是苦笑了一下,並未多說什麼。
不多時,潼關城門終於緩緩打開了。
看到城門打開的瞬間,城下的百姓們頓時激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紛紛跪在地上,朝著城門的方向磕頭謝恩,口中不停地念叨著:
“謝謝大人,謝謝朝廷,我們有救了!”
就在剛剛,他們還心中無比忐忑,想著朝廷要是不接納他們怎麼辦。
他們會不會真的凍死、餓死在潼關城下?
結果現在看到城門打開,他們終於鬆了口氣,那顆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了地。
不過他們卻沒有貿然進入城內,因為下一秒,一個數千人的軍隊突然從城內衝了出來,然後分立在城門兩旁。
他們身著甲胄,手持兵器,看起來頗為勇猛。
為首一位將領大聲嗬斥道:
“都安靜!不要喧嘩!排好隊!依次進城!誰要是敢違反命令,就彆怪本將軍不客氣了!”
他的聲音嚴厲而威嚴,讓人不敢違抗。
百姓們聽到這話,也是趕忙乖乖閉上了嘴,隨後在官兵的指引下緩緩進入城內。
他們排著長長的隊伍,一步一步地走向城內,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有的老人腳步蹣跚,需要旁邊的人攙扶,有的孩子緊緊地拉著大人的衣角,眼神中透露出恐懼和不安。
而在這十萬人最後方,劉宗敏正和一眾老營將士遠遠的看著這一幕。
說實話,這些人都被眼前這一幕震驚到了。
他們本來以為這些人來到潼關城下之後,明軍怎麼著也該猶豫一下,考慮一下到底要不要接受這十萬人。
畢竟,這可是十萬人啊!
而且還是十萬之前造反的農民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大亂。
他們想象著明軍可能會因為糧食的問題而拒絕接納這些百姓,或者會提出一些苛刻的條件。
結果怎麼也沒有想到,僅僅隻是片刻的功夫,這城門就打開了,並且農民軍們也開始連續入城了。
不得不說,這有點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了。
但他們卻什麼也不敢說,畢竟這個時候要是敢說朝廷的好話,然後這話又傳到了李自成耳裡,那麼他們回去之後可就沒什麼好果子吃了。
因此他們隻能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
與此同時,潼關城內仿佛被一隻無形卻強有力的大手猛地推動,瞬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與慌亂之中。
雖然有專門的將士負責維持秩序,但這突如其來的十萬人還是引發了很大的混亂。
尤其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傷者,他們痛苦的呻吟聲、虛弱的喘息聲交織在一起,讓整個城內都彌漫著一種壓抑而沉重的氣氛。
救治工作更是如同一座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大山,壓得每一個人的心頭都沉甸甸的。
更要命的是,潼關城內的藥物儲備本就捉襟見肘,根本難以滿足這龐大的需求。
畢竟他們從未想過會一下子接納十萬受傷的百姓,那些原本就不多的藥物,在這如潮水般湧來的需求麵前,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此刻,城內的軍醫們簡直就像被上了發條的機器,一個個忙得腳不沾地,連片刻的喘息時間都沒有。
他們的臉上滿是疲憊與焦急,汗水濕透了衣衫,卻顧不上擦拭一下,隻忙著救治那些傷者。
不過和一般人想象中救人的順序大相徑庭,這些軍醫們並沒有優先救治重傷之人,而是先著手處理輕傷患者。
至於這其中的緣由,說來也很是簡單。
首先,重傷之人能否活下來實在是難以預料,他們就像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在藥物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把大量的藥物浪費在救治一個重傷之人身上很可能會得不償失。
要知道,救治一個重傷患者所需要的藥物,或許足夠拯救十個輕傷患者。
再者,把輕傷的人治好之後,他們就能成為一股有力的幫手,幫忙照顧其他傷者,分擔一些簡單的救治工作,讓整個救治過程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
至於那些重傷之人,此刻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要是他們能憑借頑強的意誌扛到被醫治的時候,那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若是扛不住,那便隻能在這殘酷的現實中無奈地等待死亡的降臨。
這件事情聽起來著實有些殘酷無情,但在這種艱難的處境下,卻也是無奈之舉。
畢竟在這種時候,人命早已不再那麼重要了.